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南投接軌國際 國小生學4外國語

記者 蕭子新 / 攝影 陳儒桓 南投 報導
發佈時間:2008/07/14 23:0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當國際化成為台灣未來必然的趨勢,語言能力就成為下一代,教育的重點能力;也許你會覺得,城市裡的孩子比較有機會接觸外語,但我們要告訴您,原來遠在南投,在原始的青山綠水當中,這裡有一所學校,從小學開始,就同時進行4種外國語文,英、法、西、日語的教學。

中國的民間傳說,卻以英文演出,這是普台中小學的創舉;由宋朝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改編而成12分鐘的4幕英文短劇,過關斬將,拿下了全國國高中英語短劇比賽,私立國中組第一名。

英文老師懷少芹:「他們那時候,是剛從小六上來,其實在語言的部分,他們有些還不是那麼精準,所以我們在談的時候,我們會先讓孩子,先用腦力激盪的方式,讓孩子互動,我就跟他們說,我們大概要演那一段,你們自己先互動出來,用他們的語言,我們再把它寫下來。」

幾乎全班的同學,都能輕鬆的以英文和老師互動,這群學生的英語程度,明顯的超出台灣一般的孩子許多,這是潛移默化的慢慢累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要上福利社買東西,請說英文。

但英文其實只是個起點,從小一開始,就沉浸在法語,紅白藍浪漫的巴黎風情,已經夠令人咋舌;從小二開始,這群小朋友,開始說起了西班牙語,而這還是他們所學的第三外語。

「a、i、u、e、o」日語也能朗朗上口,4種外國語言的環境,多驚人,而且這學習,是有邏輯的。普台中小學主任魏燕梅:「法語跟西語比較有相關,因為它的字母,所以我們學了英文之後,就是盡量跟這個英語系的字母有關係的,這是為什麼,英文學完之後,我們就去學法語。」

這所令人驚豔的學校,在青山綠水裡,在南投,既然在生活原始,那就讓孩子們割稻、種花,體驗自然;既然資源缺乏,就把最精華的設備搬進來;在這樣個化外之地,反而能拋開世俗的常規、限制,帶著一點實驗性質,專心的秉持初衷,單純經驗「教育」這件事,讓孩子們從小一到高三,被完整呵護。

普台中小學校長陳宗漢:「我們孩子最大的優勢,就是高中,所基本上我們的學生,他有一個三學一貫,就是小學、中學、高中,我們是一貫的教育體系。」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還是語言能力,雖然地處南投,但這一方天地,其實與國際化的連結,超乎想像的緊密。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55

0.0487

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