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腸道影響一生!早產兒敗血症死亡率25% 引發關鍵在這

記者 葉韋辰 報導
發佈時間:2021/12/23 10:57
最後更新時間:2021/12/23 10:57
林口長庚研究證實腸道細菌可能轉移至全身引發敗血症。(圖/長庚提供)
林口長庚研究證實腸道細菌可能轉移至全身引發敗血症。(圖/長庚提供)

幼兒的腸道健康足影響他的一生!新生兒如果發生敗血症恐怕併發嚴重的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若是出生時不到1000公克的早產兒發生率高達10%-40%,且死亡率有25%,人體腸道內有人體最複雜的微生物菌叢,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針對32位早產兒、10個健康足月幼兒追蹤半年看是否發生敗血症,以及腸道內菌叢狀況,證實腸道細菌可能轉移至全身引發敗血症,此研究也於10月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微生物學前沿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李建忠醫師表示,人體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神經系統和微生物菌叢的發展,有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並和許多成年健康如神經退化疾病、情緒行為或代謝疾病等有關,所以腸道又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進行研究追蹤32個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和10個健康足月兒,長達半年時間觀察是否產生敗血症,發現早產兒腸道細菌的組成在剛出生2個月內的變化,與健康足月兒相反,是呈現「失調」的狀態。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李建忠醫師。(圖/TVBS)

此外有發生晚發性敗血症的早產兒,其腸道菌叢失調更為嚴重,且在出生第一週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就已經明顯較差。而且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法減少腸道壞菌比例,反而減少了如乳酸桿菌和比菲德氏菌等腸內好菌。另外有3分之1的早產兒在發生敗血症前,致病菌已經定殖在腸道之中,感染來自已經定殖於腸道中的細菌。
 

研究證實,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也證明腸道的細菌可因此轉移到全身造成敗血症。而新生兒敗血症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等問題,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1般足月兒發生率為千分之1至4,死亡率約3%;但極低出生體重(小於1000公克)早產兒的機率,則高達10-40%,死亡率可達25%。

李建忠醫師補充,全球僅有英國、美國和德國等西方國家發表過6篇相關的文獻。林口長庚新生兒科團隊的研究,提供了亞洲國家的資訊。

新生兒科林瑞瑩醫師強調,目前並沒有很好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方法,對於預防早發性敗血症,還可以針對高風險的新生兒在生產前後給予抗生素使用,降低感染機率,但對於晚發性敗血症並沒有任何有效的預防方式。

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圖/長庚提供)

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醫師表示,這些發現可以提供新生兒科醫師研究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新方向,若能夠改善或改變早產兒的腸道菌叢,或許可以降低他們發生晚發性敗血症的機率,進而減少早產兒死亡或後遺症的發生。

他說,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這時候的腸道菌叢變化,可能影響以後甚至成年的健康。早產兒由於腸道尚未成熟,出生後受到疾病治療和照顧環境影響,腸道菌叢無法如健康足月般正常發展,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醫師和科學家「懷疑」早產兒的腸道菌叢可能會增加早產兒壞死性腸炎、慢性肺病、新生兒敗血症、神經發展遲緩,甚至視網膜病變等早產兒常見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江明洲補充,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擁有50床新生兒加護病床、54床中重度嬰兒病床,照顧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數量,每年約佔全國的15-18%。2020年共有214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存活率約93%。
吃喝玩樂大調查!填問卷抽現金1萬元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敗血症#新生兒#林口長庚#腸道#健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76

0.1232

0.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