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中風機率高10倍! 60歲以上注意「心房顫動」

編輯 王家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1/01/13 22:54
最後更新時間:2021/01/13 22:54
若是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恐會出現心悸、胸悶等狀況發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若是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恐會出現心悸、胸悶等狀況發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您可能沒聽過「心房顫動」,但你一定聽過中風!要避免長期臥床,生活起居都需假手他人,就得了解這個在老年人裡發生率極高的疾病──心房顫動。在60歲以上的族群中,每100個人就會有4個心房顫動的患者,而75歲以上,盛行率就會提高到每10個人就有1人。

心悸、胸悶消失就沒事?恐藏心房顫動

 

當心跳速率忽快忽慢且不規律,心臟的血液輸出量便會減少,病人便可能有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喘、頭暈等症狀出現。

但有些心房顫動患者可能症狀不明顯,覺得即使有這樣的心律不整,病人依然能吃能睡,能自由活動,而不願意接受進一步的診斷及治療。如果因為這樣而耽誤治療,而產生了中風等重大的併發症,是相當可惜的。

罹患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高10倍
 

心房顫動是心臟規律跳動的組織功能異常,而產生不規律的電路訊號,使速度過快或過慢。由於速度太快,心房收縮功能受影響,當心臟輸送至腦部、心、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不穩定。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率比其他人,高出了約10倍。

當一個人有其他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心臟衰竭、75歲以上、糖尿病、曾經中風過),中風的機率會更加提高。另一方面,心房快速紊亂的跳動,連帶也影響心室的收縮,甚至可能產生心臟衰竭。

心房顫動的治療方式可分為幾個方向,一方面是服藥或手術方式以預防中風,另一方面透過藥物治療或電燒手術,來控制或根除心房顫動。

防中風!需服用抗凝血藥物

中風預防方面,主要是抗擬血治療。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以降低血液凝集功能,但必須注意的是,所有的抗凝血藥物,不論哪一種類,都仍然存在一定的出血風險,平日要留意出血跡象。

對於無法長期使用抗凝血藥物治療,或者是抗凝血治療下仍有中風的病人,可以接受經皮心導管左心耳封堵術,使用封堵器隔絕左心耳血栓造成全身性栓塞的潛在風險。

電燒手術可根除心房顫動
 

至於要控制心房顫動症狀,有2種藥物治療方式可考慮──完全壓抑心房顫動,以保持正常的心律,稱為「心律控制」;或是讓心房顫動持續,但控制心室跳動的次數,保持每分鐘70到80下左右,稱為「心速控制」。

由於藥物治療只能控制症狀,如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想長期服用藥物的病人,則可考慮電燒手術。電燒手術是以找出心臟不正常放電的「起源點」,透過電燒的方式將其破壞、隔離,使心跳的放電路徑回歸正常。

原文請見:60歲以上注意「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高10倍!胸悶後沒事仍要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開啟小鈴鐺 TVBS YouTube頻道新聞搶先看 快點我按讚訂閱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TVBS每日熱搜榜

#心房顫動#中風#胸悶#心悸#老人#心跳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794

0.0825

0.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