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高而潘是台灣在二戰之後所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他的作品包括北美館、華視大樓等,如今依然是城市裡重要建築標的,台博館舉辦高而潘建築展,呈現他的創作歷程。
今年93歲的高而潘,出身台北大稻埕望族家庭,身處於戰前與戰後交接的大時代中,承接日文與中文教育,他在衝突矛盾的時代成長,但也是多元文化並存互補的時代。
 
高而潘從事設計與教學多年,深受學界與業界推崇,他的作品是1960年代以來現代建築在台灣實踐的見證,包括住宅、學校、醫院、工廠、車站、美術館、銀行及商業建築等多種類型,忠實反映當代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進展與成就。
台博館從2007年推動「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數位化計畫」,高而潘將執業生涯的8000多幅建築圖說全數捐贈給台博館收藏,這些珍貴的現代建築史料已陸續完成數位化。
近期台博館也舉辦「高瞻遠矚: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除了向高而潘致敬,也展現他繼承傳統台灣待人的寬厚謙讓的品格、勇於嘗試接受前衛的設計思潮。
 
展覽精選跨越1960至1990年代的13件設計作品,這30年正是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生重大轉變的分水嶺。其中他在1960年代的作品為省立護專文教大樓、胡適墓園與新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顯示了RC塑性特質的粗獷主義(Brutalism)特色,底層空間通透而流暢。
1970年代的三明大樓、台北市銀行大廈,為都市的高層商業辦公大樓,以水平窗採光,並分離出垂直的服務核,機能明確,台北市銀行大廈首先採取主體退縮,為都市公共空間作出貢獻。
1980年代的作品為月裡山莊、台北市立美術館和華視大樓。北美館發揮了代謝建築(Metabolism)空間延展的概念,是台灣現代建築的里程碑;華視大樓競圖案,底層及地下的公共空間為市民所享用,也是一項突破創舉。
研究現代建築的策展人徐明松說,回顧高而潘的建築,發現他經常勇敢挑戰社會的成規,在困境中堅持現代主義的表達方式,「高而潘認為,設計思考一定要從社會脈動著手,如此才能對當代社會提供最貼切的設計。」
「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即日起至8月23日在台博館南門館小白宮展出。(中央社)
看節目、買美食、拿好康,住宿券免費抽!快點我下載食尚玩家APP!
今年93歲的高而潘,出身台北大稻埕望族家庭,身處於戰前與戰後交接的大時代中,承接日文與中文教育,他在衝突矛盾的時代成長,但也是多元文化並存互補的時代。
高而潘從事設計與教學多年,深受學界與業界推崇,他的作品是1960年代以來現代建築在台灣實踐的見證,包括住宅、學校、醫院、工廠、車站、美術館、銀行及商業建築等多種類型,忠實反映當代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進展與成就。
台博館從2007年推動「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數位化計畫」,高而潘將執業生涯的8000多幅建築圖說全數捐贈給台博館收藏,這些珍貴的現代建築史料已陸續完成數位化。
近期台博館也舉辦「高瞻遠矚: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除了向高而潘致敬,也展現他繼承傳統台灣待人的寬厚謙讓的品格、勇於嘗試接受前衛的設計思潮。
展覽精選跨越1960至1990年代的13件設計作品,這30年正是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生重大轉變的分水嶺。其中他在1960年代的作品為省立護專文教大樓、胡適墓園與新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顯示了RC塑性特質的粗獷主義(Brutalism)特色,底層空間通透而流暢。
1970年代的三明大樓、台北市銀行大廈,為都市的高層商業辦公大樓,以水平窗採光,並分離出垂直的服務核,機能明確,台北市銀行大廈首先採取主體退縮,為都市公共空間作出貢獻。
1980年代的作品為月裡山莊、台北市立美術館和華視大樓。北美館發揮了代謝建築(Metabolism)空間延展的概念,是台灣現代建築的里程碑;華視大樓競圖案,底層及地下的公共空間為市民所享用,也是一項突破創舉。
研究現代建築的策展人徐明松說,回顧高而潘的建築,發現他經常勇敢挑戰社會的成規,在困境中堅持現代主義的表達方式,「高而潘認為,設計思考一定要從社會脈動著手,如此才能對當代社會提供最貼切的設計。」
「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即日起至8月23日在台博館南門館小白宮展出。(中央社)
看節目、買美食、拿好康,住宿券免費抽!快點我下載食尚玩家APP!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