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疫情蔓延,公司行號裁員時有所聞;當景氣變差,前景不確定性高,民眾不敢消費,就會讓物價下跌,廠商更不願意投資擴產、增聘員工,出現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學者以經濟數據研判,台灣目前還不至於出現通縮,但就怕疫情持續拉長,歐美消費力道更為疲弱,屆時進出口衰退,就會連帶衝擊內需消費,讓國內經濟雪上加霜。
神腦數位創新事業部總經理陳世祥:「購買各種的這個手機或各式的這個家電,或者是說那個保健的這個相關商品也可以,會成立這個一千兩千三千四千不等的,這個振興商品區,而且最高這個折數打到六折。」
不只3C通路摩拳擦掌,觀光餐飲、批發零售甚至建築業,像是雄獅旅遊、天成、凱薩、王品集團、寧夏商圈、遠東百貨、皇普建設等等,都在瘋搶三倍券,顯見民眾減少消費,對內需的衝擊相當劇烈,以信用卡交易為例,金管會統計,4月國內信用卡刷卡金額2062億,比去年同期驟減516億、衰退幅度20%,創下11年來最大減幅,消費力道冷颼颼,得靠政府全力點火。
神腦數位創新事業部總經理陳世祥:「整個來客數降了大概三四成,那這個呢當然就會因為這樣的情形之下,那消費者在購買3C的時候,甚至來我們門店的時候,他也是希望不要逗留太久,在購買這個3C的時候就非常的謹慎OK,那也產生了這個遞延消費的這個效果。」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今年我們的民間消費下跌出口可能會下跌,我們的民間投資也在下跌,現在靠的是政府的一個紓困力量,政府的投資消費跟這個公營事業的投資,所以這些必須要撐起台灣經濟,那經濟成長可以保1保2,這個就會讓老百姓感覺到說,經濟還算好所以還敢消費。」
前一波疫情,阻斷人潮到店面消費,恐怕也連帶影響國際品牌拓點意願,根據商業地產仲介業者所做的亞太零售業調查顯示,目前有6成5的亞太區業者,以及近3成台灣品牌,已暫停擴張和開幕計畫,另外高達7成1的台灣業者表示,有鑑於消費缺乏動能,未來拓點的評估將更加嚴格。
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國際大的品牌其實它們在付租的能力上面,其實是比一些本土的品牌來得好一些的,(國際品牌)它的需求慢慢地減少的話,那對於一些可能本來,空置率已經比較高的商圈,那它未來要再填滿它的這個空置的商圈,空置的店面的話,勢必那個速度一定會減緩很多。」
最怕經濟死水一攤,因為歐美疫情進入延長賽,消費熄火、訂單萎縮,賣不掉的產品大量閒置,就會出現價格戰、導致物價下跌,廠商不願投資、減少生產和職缺,薪資就會縮減、失業率暴增,進入通縮惡性循環。從數字來看,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今年的2月、3月、4月、5月,已經連跌4個月,而且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第2季到第4季,CPI全部負成長,由此可知,通縮將成為下半年經濟最大風險。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新冠肺炎)它如果再繼續持續下去的話,那全世界有4分之3的GDP都在下滑的時候,台灣的進出口貿易會受影響,經濟成長率會下跌受影響,那經濟成長率受影響,老百姓的就業啦消費也會受影響,大家會拚命儲蓄,那需求減少就會真正造成通貨緊縮。」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