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文化局助布農族人返回祖居地,歷史現場再造,2018年在玉山國家公園內的佳心舊社重建一棟Istasipal家屋,今年7月將修復完成附屬屋等遺構,為文化復振與山林生活智慧的傳承注入生命力。
花蓮縣文化局委辦「拉庫拉庫溪流域佳心舊社地景再造與社群記憶展示計畫」,是2017年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的一部分,延續Istasipal遺址家屋修復計畫,以現地取材重建家屋周邊的附屬屋、工寮、步徑與生活遺構清整等,展現百年前布農族人的山居生活,昨天在佳心舊社舉行開工典禮。
根據花蓮縣文化局紀錄,拉庫拉庫溪流域百年前曾是東部布農族人狩獵游耕的祖居地,驃悍勇健的布農族人在18世紀翻越中央山脈東側後,百年間於廣達400多平方公里的流域內建立了大分、馬西桑、太魯那斯等12個社。
日本殖民政府於1934至1936年間將族人迫遷至海岸山脈西側,形成現今卓溪鄉各村落分布的樣貌。1981年,拉庫拉庫溪流域劃歸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成為守護台灣黑熊與多種珍稀動植物的重要棲地。
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黃用斌表示,整個基地面積約333平方公尺,從瓦拉米步道登山口步行至佳心舊社約2個小時路程,由Istasipal家屋後裔、族人組成的工班約10人,預計7月修復完成附屬遺構。
文化局指出,由於施工地點在玉山國家公園內,先獲得玉管處核發臨時建照,之後為盡量取用現地的木材,在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的核可與協助下,伐採林班地內的台灣櫸木30棵及84根竹子,再由卓溪鄉登山協會協助架設繩索搬運木材到乾置場。
此外,工班成員還進行布農耆老田野訪談,學習族人的傳統藤綁技藝與山林資源互動的智慧,深入考究附屬屋相關空間修復的現地取材與構法、原民氏族遷徙和舊社生活記憶等,重建以石板家屋為核心的生活聚落與步徑,呈現百年前佳心舊社布農族人山林的生活地景。(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