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經濟」興起,台灣青壯年主力消費群,就有高達約300萬人在一個月內使用過外送平台,這也讓店家越來越重視外送市場,甚至縮減內用位置改為廚房出餐空間,商仲預測,這樣的趨勢可能會越來越明顯,甚至衝擊到精華地段店面的出租。
店員:「新單,肉小B餐。」
外送單一張接著一張,外送騎士一個接著一個,幾乎沒有中斷。
記者李頂立:「我們現在來到這家專賣三明治的餐飲店,開業大概將近四年,過去在內用的地區還有大概10張的位置,不過你可以看到,現在內用的地方只有外頭的三張桌子而已,由於這一年多來整個美食外送平台的崛起,外送的比例已經高達整家店八成之多。」
位於東區巷弄的店面,每天出貨約100多份餐點,平均約有85份都由外送貢獻,老闆親身感受民眾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
餐飲店老闆汪海容:「就是宅經濟,大家很多都可以在家裡,特別是放假在家的時候,然後可以在家看電影,只要滑一下手機就可以點美食送到家裡,其實對上班族來說,有的時候也會吃膩附近的餐點。」
動動手指就不用出門排隊,「懶經濟」變得理所當然,根據東方線上調查,20到59歲的年齡層,每四到五位就有一位在過去一個月使用過外送平台,以人口結構數換算,就有高達250至300萬客戶群。
東方線上副總監楊少夫:「不單單是我們看到20至39歲較為年輕的消費者會採用,在所謂40至59歲的年齡層中,每六個人也有一個會使用美食外送平台,經濟體其實非常的茂盛,甚至說已經從所謂早期採用者,來到早期大眾(階段)。」
即便平台上的售價可能比現場更高,但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而且餐飲業外送比重提高後,包括新推出的菜單與定價都可能參考平台數據做出調整。
餐飲店老闆汪海容:「暑假我們就是有問外送平台他們的狀況,就是沙拉市場如何,他們給我們的答案也是還滿正面滿肯定的,我們就推了多五款的沙拉,那也確實沙拉的整個營業額都有被拉高。」
記者李頂立:「當美食外送平台興起之後,消費者只要滑手機,就可以選擇想要吃的食物,也未必要直接到餐廳,或者是說,你甚至連餐廳實際的位置在哪裡你可能都不知道,也就是說,未來當這種消費習慣逐漸養成之後,餐飲業者也未必要再考慮精華路段的店面。」
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深協理丁玟甄:「我們目前預估接下來下一個階段會碰到可能是說,大部分餐飲業者可能會考量減少用餐區域的面積,過往一個餐廳可能要40坪50坪、甚至100坪的空間,那可能未來只找70坪50坪的空間為主。」
過去個體戶怕廣告打不出去,有個醒目店面做基礎,先吸引過路客打響知名度,但現在平台彷彿是另一個銷售櫥窗,省去了廣告行銷壓力,也可望帶動蛋白區店面的出租。
過去因應電商崛起,實體店面受到衝擊,部分業者改為以網路為主、店面為輔的經營模式,如今隨著外送經濟不斷擴展,餐飲業的行銷與營運模式勢必得面臨一波調整洗牌。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