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健康的土壤,才能夠種出好的作物,但我們台灣的土壤真的夠健康嗎?根據農試所統計,對臺灣耕地已進行調查的80萬公頃土壤中,PH5.5以下的強酸性土壤面積,竟然超過百分之35,大約有25萬公頃,這通常跟農民長期施用化肥有關,到底我們該如何在收成和友善土壤間取得平衡,已經成了不能忽視的國土議題。
記者詹舒涵:「今天舒涵帶大家來到,一片綠油油的稻田裡頭,到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討論的是,跟作物息息相關的土壤問題,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有3分之1的土壤,都面臨嚴重退化的危機,每年我們將會損失240億公噸的土壤量,而這樣的情況會帶來糧食危機,氣候變遷等等的議題,在台灣我們到底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
記者詹舒涵:「屏科大現在有這樣一塊實驗田,我們來到田裡頭看到,旁邊有這個伺服系統,它隨時可以監控包括土質、水質等等的數據來回傳,形成一個大數據庫,而這個大數據庫就有幫助,他們施肥等等的對策,而這樣的方式,現在已經實行了四年時間,成效相當不錯。」
空拍機升空逐步的掃描稻田,上面的鏡頭具有多光譜的影像分析技術。
研究人員:「這一個是可見光的鏡頭,這四個是不可見光的鏡頭。」
透過系統分析後,如果顯示偏暖色系的區域,就是警戒區代表這邊的作物生病了,接下來精準用藥不是大片鋪灑。
除了減少用藥,數據也直接檢視,包括土壤濕度、土壤導電度土壤溫度等,搭配條件施放益生菌。
益生菌隨著水源慢慢流進田當中,這片田不像其他稻田灌滿了水,水位僅微微高過土壤。
屏科大土木系教授王裕民:「因為我們的這個益生菌,進去的時候需要一個生長的條件,一直在我們的灌溉上面,就用間歇灌溉方式。」
配合益生菌的間歇性放水,成功讓水稻灌溉用水節省百分之55,更顛覆以前慣性農法的觀念。
屏科大土木系教授王裕民:「湛水灌溉會有一個缺點,就是我們在土壤裡面,會產生許多的這一個沼氣,以至於我們今天看到的大片土壤裡邊,我們有過剩的這個肥料在裡面。」
農友林木己:「現在米粒也大多了,比較漂亮出去如果你是跟(其他比),(買家)看了就比較喜歡。」
農民臉上笑意藏不住,因為這些年試驗下來,根據研究團隊數據,收成總重量比起一般農田,能夠增加2到3成。
屏科大農園系副教授林永鴻vs.記者詹舒涵:「這個是我們在農民那邊,做肥料試驗所收集來的土壤,那各位可以看到說,像這一盆它就是比較黃色,所以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它有可能是比較強酸性的土壤。」
除了顏色判斷還要做酸鹼值檢測,檢測前先把土塊磨成粉狀,再用篩子篩出2mm以下的顆粒,這才是吸附養分的土壤。
屏科大農園系副教授林永鴻:「強酸性土壤當中,我們施下去的磷肥,容易跟鐵跟鋁,形成磷酸鋁磷酸鐵的沉澱,那所以強酸性土壤我們是用溶磷菌,就可以把磷酸鐵跟磷酸鋁,當中的磷肥釋放出來。」
記者詹舒涵:「另外像我手中的落葉,也能夠友善我們的土壤,來到中興大學這裡他們是一座有機校園,所有的樹木當然不施用化肥,也不噴灑任何的農藥,所以他們的落葉就成了有機肥料,很好的原物料來源。」
落葉枯枝以機械絞碎,處理後三小時就能變成有機肥,而傳統堆製有機肥,少說2到3個月起跳。
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學校的枯枝落葉做成的肥料裡面,有吸水的一些有機資材,再加上氮磷鉀。」
一鏟一鏟把有機肥放入盆內,已經鑽研土壤30年的楊院士,就是快速有機肥的研發人,而他的厲害之處是擁有強大的菌種庫。
記者詹舒涵vs.中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老師這是你收集的菌種庫對不對),是的就是我的菌種就是收集在這邊,(而且是負80度有多少種在這裡面),有8000多株的菌種,(Ok老師那我們讓鏡頭來看一下),(也讓觀眾朋友分享一下),這就是我們菌種庫放在這裡面,一盒一盒的可以看到拉出來,就可以看到菌種存放的地方。」
小心翼翼秀出菌種,這些菌有些耐高溫有些耐低溫,適合分解的物質各有不同,這些都是楊院士費心採樣選取,研究人員必須一次次篩選,才篩出潛力菌種而在楊院士手中,開發出的命名菌種就有140多個。
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就是有一些老農夫,我去演講的時候,他們時常會問一個問題,是不是現在的肥料越做越差,其實不是土地退化以後,你的肥料的效力降低了。」
楊秋忠表示台灣的土壤有6成,有機質都低於百分之2,但是一般肥沃的土壤有機質建議百分之5,而他的發明可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土壤消失比你想得更嚴重。
中央研究院院士楊秋忠:「就像沙漠化是最嚴重如果沒有沙漠化,它就是長不好,長不好他就是影響到這個微氣候,還有二氧化碳固定的能力。」
農試所研究員王巧萍:「你知道土壤裡有種子庫。」
談到土壤眼睛就為之一亮,熱愛森林土地的王巧萍,研究室擺了不少種子收藏,鑽研土壤20多年的他,不只做研究更投身土壤教育。
農試所研究員王巧萍:「我的大概才長不到一尺,還很嫩我一定要起來挖螺,結果那一天晚上改變了我的人生。」
帶著孩子認識土壤,他說要感動農民太難了,但下一代應該知道如何愛惜自己的土地。
農試所研究員王巧萍:「我覺得我們很容易跟孩子,講黑熊講石虎,講很多東西他看得到,但是土壤其實是關係著的,我們的生存我們的水我們的空氣,我最希望是在未來,退休之前甚至有生之年,就是希望推土壤跟生態學教育,要進到中小學的基本教材。」
投入教育投入有機質和益生菌,被忽視的土壤議題,需要你我更用心,翻轉國土的貧瘠危機。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