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地牛翻身震不停? 「致災性地震」30年一次

記者 黃琲茹 / 攝影 鍾尹倫 報導
發佈時間:2019/08/16 23:16
最後更新時間:2019/08/16 23:16

今天清晨,嘉義發生規模4.6地震,加上上週,宜蘭連兩震,台灣近期地震頻繁,真的有跡可循嗎?從地震測報中心的監測數據來看,今年一到七月,台灣地震發生次數,明顯偏少,地震活動偏低,未來確實有頻繁地震發生的可能,至於有沒有可能是致災性的大地震?專家認為,不需要太恐慌。

圖/TVBS

 
記者黃琲茹:「地震是地球釋放,內部能量的一種自然現象,像是板塊運動火山活動,都會引發地震,但其實台灣每一個月,會發生的地震個數,是53至55個,氣象局監測發現,今年1到7月,其實整個地震發生的個數是有偏低的,除了1月跟4月,有達到49個之外,其他都在30個上下,在有感地震,活動偏低的情況之下,我們需要擔心,未來可能會有大地震發生嗎。」

中央大學地震風險中心主任馬國鳳:「花蓮地震之後這一年,確實北台灣這一塊,就是北台東這一塊,台東縱谷這一塊,還有宜蘭這一塊,地震活動度確實增加了,那如果再更大的,那種規模7,像集集地震那樣子的地震的話,大概是30年左右會一次,所以我們現在注意在台灣東北部,但是西南部地區,斷層已經很久沒有活動了,這個區域又在都會區,那還是更重要要準備的,不會那種大規模的致災,但是小災情或是小防備,可能民眾自己要提高警覺。」

從8月7日凌晨,北投規模3.2地震,到8月8日清晨,宜蘭連兩震,再到11日,花蓮清晨半小時連3震,最大規模達到3.9,一週內,台灣地震頻繁,可能跟板塊能量釋放不完全,有關嗎?

 
圖/TVBS

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1999年釋放的那個能量,就是100顆原子彈,1999年以後其實還沒有完全釋放完,可是2017,2018,2019,這兩年半多以來,有五個規模六以上的,但是能量都很小,因為最大都是6.26,那還有6.0,6.1,所以其實加起來釋放的,只有4.5顆原子彈,就是說釋放的非常不夠,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又要去注意說,我們腳底下有能量在累積。」

其實從過去觀測數據顯示,如果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地震活動數量變少,可以預期,未來會有較頻繁的地震出現,可能是一個大地震,加上數個餘震,或是好幾個小地震發生,20年前的921地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921地震發生前,從1998年底,發生的地震個數比例少了30%,而今年上半年度的地震個數比例,目前是減少10%。

圖/TVBS

台大地質所博士生唐啟賢:「主要的災害型地震,都是逆斷層為主,就目前來說,大概每一年都會有,一到兩個規模6的地震,那規模5的地震,大概就是十幾顆,那這個數字大概,你如果規模少1,就會多個十倍,我們利用GPS資料就可以去知道說,這些地震大概是發生在哪個斷層面上,它在當地造成的一些破壞,跟我們斷層面的滑移量,是有什麼樣的關係。」

其實台灣每年平均可以測到規模6以上的地震個數,大約是2.6個,今年到8月中旬為止,已經發生兩起,分別是4月18日,花蓮發生規模6.1地震,還有8月8日清晨,宜蘭的6.0地震。

圖/TVBS

儘管目前要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位置,仍有困難,但防震不只預警而已,從加強耐震度到危害分析,都是為了讓災損降到最低,921地震後將近20年,儘管地震還是離我們很近,但科學防減災,也離我們不遠。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減災#地震#位置#災損#斷層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78

0.0591

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