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


發佈時間:2019/04/30 17:31
最後更新時間:2019/04/30 17:31
示意圖/TVBS
示意圖/TVBS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國際不打小孩日起源是1998年在美國的一個反體罰民間組織所倡導,希望宣揚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短短數年間,在世界各地發酵,台灣也響應,呼籲「不打小孩,以手傳愛」。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下午受訪時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

林春燕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

林春燕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前者是溫和堅定的溝通;後者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受訪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

林奕萱表示,坊間有很多教養資源,衛福部也有免費的親子手冊,建議家長可參考,盡量不要用暴力對待孩子。尤其有些過動孩子在未經診斷前,常因難以教養被家長暴打,直到確診才知道「被白打好多年」。當家長出現教養瓶頸時,應及時尋求專家協助評估。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則說,有些家長認為應該合理管教小孩,小孩才會明辨是非,建議家長先控制情緒、避免管教失當,且可先跟孩子議定規則和相關的處罰,「事前的溝通很重要」,孩子才會知道受罰的原因。

葉雅馨也說,處罰的方式不一定要用打的,也可以用禁止孩子做喜歡的事物來代替,如不能看卡通或不能玩積木等。(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0,000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2024女大粉美賞◢

👉華人美妝奧斯卡賞 即日起免費報名中

👉殿堂級美妝賞 美力爆發,無所畏懼!

👉歡迎各式肌膚保養、美妝、保健品角逐


#兒虐#不當管教#體罰#孩子#親子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08

0.0577

0.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