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事事求完美 專家:恐憂鬱焦慮厭食上身


發佈時間:2018/03/14 13:28
最後更新時間:2018/03/14 13:28
示意圖/TVBS
示意圖/TVBS

年輕人追求完美,應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林家興今天表示,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完美主義不利心理健康,且和憂鬱、焦慮及厭食等問題有顯著相關。

董氏基金會上午發布新聞稿指出,今年1月發表在「心理學公報」期刊的研究發現,Y世代(千禧世代,約指1981至2000年出生者)的年輕人處在比10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

 

此一研究分析4萬1641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大學生資料,以「多維完美主義量表」3種型態的完美主義,包含自我面向(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社會面向(認為他人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其他面向(給予他人不合理的標準)進行評估。

研究發現,在3種完美主義型態得分中,較年輕的大學生都比前幾世代的學生高,平均上升幅度為自我面向10%、社會面向32%、其他面向16%;且比起過去僅5成高中畢業生想進大學,到了2008年,有80%的高中生都希望獲得大學學位。

結果顯示,近代大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較高,可能是導致近年來年輕人罹患精神疾病人數攀高的原因。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一般人往往認為自我要求、完美的個性很好,有助學業和工作。但愈來愈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僅社會面向和其他面向的完美主義不利心理健康,自我面向也是如此,並且和憂鬱、焦慮、厭食等心理問題有顯著相關。

林家興說,台灣年輕人處在高度競爭壓力下,估計國內Y世代的完美主義傾向也高於上一代。完美主義傾向的大學生,容易自我批判及害怕失敗,長時間下會愈來愈不快樂,家長應多給予肯定並留意子女身心狀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發現,Y世代年輕人在3個完美主義面向得分都高於前個世代,社會面向甚至上升32%,顯示社會環境的集體氛圍造成的壓力增高了,讓年輕人認為出人頭地就是要高標準,沒有唸好學校、沒有好工作就是失敗,加上缺乏鼓勵,無形中壓力增加。

葉雅馨建議,無論是學校或社會專業協助機構,應幫助Y世代年輕人察覺自我,進而修正調整自我對完美的標準。在教育中應多鼓勵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所擁有的事物,找到角色定位,將有助Y世代青少年減緩焦慮及憂鬱。(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EF海外遊留學專家◢

👉最後倒數! 暑假海外遊學團/營隊報名即將截止

👉半年/一年也可以「微留學」,高達6萬元折扣!

👉給自己一個遊學假期,同時提升語言及國際觀


#完美主義#健康#憂鬱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21

0.0639

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