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研究:攝護腺癌摘睪丸 心臟病風險較高


發佈時間:2017/10/17 12:24
最後更新時間:2017/10/17 12:45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攝護腺癌患者大多會以開刀或藥物方式抑制體內雄性激素,抑制癌細胞生長,但長庚醫院統計發現,相較藥物治療,開刀治療的患者1.5年內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風險高出40%。

長庚醫院結合心臟內科、泌尿科、腫瘤科以及長庚大學統計中心,分析台灣1997年至2011年共5萬8308名攝護腺癌患者治療狀況,追蹤1.5年發現,開刀治療比藥物治療高出40%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風險,1.5年以後則沒有明顯差異。

 

這項研究今年10月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長庚醫院今天舉辦醫療研究成果記者會,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東藝表示,「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是男性獨有癌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14年攝護腺癌在十大癌症死因中排行第6,而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陳東藝指出,根據統計,台灣接受荷爾蒙去勢療法的患者平均年齡為76歲、心血管共病多,而且每6人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陳東藝說,攝護腺癌患者由於年紀大,治療前大多都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因此在選擇治療方式之前,心血管風險評估更顯重要。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泌尿科教授馮思中指出,攝護腺位於膀胱下方、直腸前方,是男性重要的生殖泌尿器官,一旦發生癌症就是攝護腺癌,而男性的雄性激素則是攝護腺癌重要養分,因此治療時常以降低雄性激素的「去勢療法」為主。

馮思中說,去勢療法又分為2種,其中一種是開刀摘除睪丸,直接除去分泌雄性激素的來源;另一種則是長期注射針劑藥物,透過中樞抑制雄性激素分泌。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黃文冠表示,去年美國曾發表一篇研究指出,相較開刀治療,藥物治療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反而比較高,引發醫界討論是否將治療方式回歸傳統的切除睪丸,因此這次的研究也起了平衡的作用,畢竟切除睪丸恐影響男性自尊心。

馮思中也提醒,攝護腺癌和遺傳、西化飲食都有關,建議50歲以上民眾隨時注意是否有一天尿8次的頻尿症狀、經常急尿或是排尿困難,都應儘早就醫以抽血或指診方式篩檢。(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攝護腺#癌細胞#心肌梗塞#中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78

0.0619

0.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