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的放射科或健檢中心,都會有做磁振造影或是斷層掃瞄的儀器,如果要將病灶看得更清楚,在做檢查之前會需要施打顯影劑,而磁振造影用的顯影劑裡頭,含有一種「釓」的金屬成分,雖然目前尚未證實它留在體內,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但基於必要性判斷和珍惜醫療資源的觀念,打不打得看醫師的專業判斷。
將病患緩緩升起,再移往圓形的儀器裡,在醫院的放射科或健檢中心,可以看到像這樣專做磁振攝影的儀器,高階的光是一台就要價近6千萬台幣,所以這裡可以說是全醫院最貴的地方。
記者曾奕慈:「這裡一共有3間的檢查室,包括了斷層掃描、還有在我後方的這個磁振造影,而我們現在要進來到的,就是他們的控制室了,所有的技術員和醫師都會在這裡,透過透明的玻璃窗跟電腦螢幕進行監控,而從初期的掃描資料到後影像處理、還有報告的製作都會在這裡完成,最後再交給門診的醫師。」
技術員仔細盯著,而在部分的檢查之前,要幫病患打進顯影劑。透過這個螺旋狀的透明管子,將顯影劑輸送到體內,目的是要看讓檢查結果看得更清楚,不論是斷層掃描還是核磁共振,都有可能要打顯影劑,斷層掃描主要是要看清楚骨頭空氣、和軟組織的對比度,找到病灶所在,核磁共振則是可以把所有軟組織看得更清楚,我們實際透過這個肺癌轉移腦部的個案,來比較打顯影劑前後的影像對比。
新光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蔡裕豐:「他在沒有打顯影劑的時候是下面這一組,它的訊號表現就跟正常的腦部組織是一樣的,可是打完顯影劑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右邊的這個前額葉的地方,這個亮起來的地方就是腫瘤組織的地方。」
看得清楚當然是好事,不過磁振造影用的是顯影劑,裡頭含有一種叫做釓的金屬成分,而顯影劑又分成環狀和線狀兩種,目前台灣的醫院都有在使用。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如果是用線性的含釓的顯影劑,它會停留在一些病人的腦部組織,那甚至在骨頭在皮膚都會,可是在臨床上它雖然說這顯影劑停留在腦部,可是臨床上沒有看到有一些健康的影響。」
雖然目前尚未證實對人體有不好的影響,但畢竟會在體內停留,歐盟也在106年7月,發布暫停銷售部分含線性結構的靜脈注射顯影劑,醫師認為在打之前確實得審慎評估。
新光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蔡裕豐:「因為顯影劑的代謝主要還是由腎臟排出去的,所以如果腎臟功能不好的話,那顯影劑就沒辦法代謝掉,就會在我們身體裡面儲存太久的時間。」
事實上一般的健康檢查,是很少接觸到顯影劑的,除非懷疑病患有長腫瘤、軟組織有發炎或感染,又或是要看血管本身疾病的問題,才有這個必要。
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王博譽:「目前這個顯影劑的風險,應該還算是低這樣,頂多只是有一些比如說大家常見的噁心、嘔吐,這樣的不良反應而已。」
要不要打顯影劑,幾乎都由醫師的專業來判斷,同時參考顯影劑的仿單來施打,未來在台灣也不排除會有使用上的強制規定。
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科長王博譽:「目前我們現在正在蒐集外界的意見,然後我們等蒐集完意見之後,我們再來評估說到底要不要再做一些限縮的使用。」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臨床上啦!如果說病情需要,該做的還是應該要做啦!」
顯影劑施打的必要性,是大於還是小於病患要承擔的風險,有賴醫師的專業判斷,不過民眾也得有謹慎使用醫療資源的觀念,才能讓醫療院所適切地使用這些資源不被浪費。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