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孩童喝果汁「超傷大腦」!焦慮、學習力下降 醫示警:孕婦也少碰

編輯 陳希潔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6/22 17:56
最後更新時間:2025/06/22 17:56
果汁營養-水果果汁-張家銘醫師-兒童果汁-大腦發育黃金期
直接吃水果比喝果汁更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為了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家長會讓孩子攝取不同的水果,只是有些小朋友不愛吃,於是改以果汁替代。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如果幼童長期喝果汁,可能會對大腦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未來更容易焦慮、學習力下降、對環境適應變慢,「同一顆水果,切片吃比打果汁喝更健康」。
 

果汁干擾大腦發育


張家銘在臉書發文表示,同一顆水果,吃進去跟榨成果汁喝進去,對孩子大腦的影響可能天差地遠。2025年發表在《Nature》期刊的研究顯示,喝果汁長大的孩子,大腦可能在關鍵發育期遭遇沉默的破壞,大腦的清潔機制失衡。以蘋果為例,用吃的話,果糖會慢慢釋放,纖維會讓腸胃吸收變慢,肝臟有時間處理,血糖不會一下衝太高,大腦也比較穩定。反之,若打成蘋果汁,果糖會大量、快速地湧進血液,再進入大腦,負責清掃孩子大腦的清潔工「小膠質細胞」(microglia)會被果糖「催眠」。
 
 

孩童易焦躁、學習力下降


張家銘進一步解釋,從出生到青春期這段時間,大腦還在發育,太多神經連線、突觸,要透過小膠質細胞的吞噬作用來整理和修剪,才能建立穩定的情緒系統與學習迴路。研究發現,果糖會透過大腦中特有的果糖轉運蛋白GLUT5(SLC2A5)進入小膠質細胞,並被轉化為果糖-6-磷酸(fructose-6-phosphate),改變細胞能量代謝,讓清潔工「當機」無法清掃,造成孩子未來更容易焦慮、學習力下降、對環境適應變慢。甚至不只是兒童,懷孕或哺乳期的媽媽喝果汁,寶寶一樣有可能被果糖影響。
 

吃水果≠喝果汁


張家銘強調,水果的天然纖維能減慢吸收速度,有抗氧化成分、多酚、維生素,需要咀嚼讓唾液、腸胃逐步消化。果汁由於纖維被打碎,吸收速度變快,腦部沒有準備時間,導致孩子更容易血糖波動、能量不穩。「吃水果≠喝果汁」,建議早餐給小朋友吃切好的水果,喝白開水而非含糖飲料,媽媽懷孕與哺乳期,選擇真正的水果,不喝現打果汁。


 


#果汁營養#水果果汁#張家銘醫師#兒童果汁#大腦發育黃金期#水果果汁差異#果糖水果#兒童發育#果汁果糖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93

0.0576

0.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