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式,過著自律的生活,半年後血糖、血壓和血脂都恢復正常。
這位男性上班族在公司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的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正常值應低於110)、糖化血色素HbA1c達7.2%(正常為5.5%以下)、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為168mg/dL、三酸甘油酯更高達387mg/dL,血壓偏高,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27,腹圍91公分,明顯處於肥胖狀態。
其實他十年前就已被醫師警告為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的高風險群,但他一直以為「胖一點沒關係,反正很多人都一樣」來自我安慰。想到他父親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在70歲時過世,他意識到再不改變,未來的自己可能也會步上相同的後塵。
控制飲食、運動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基礎
男上班族決定不靠藥物,而是透過調整生活作息,包括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式,過著自律的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的血糖、血壓與血脂數值全面回到正常範圍內,醫師也認定他已脫離高風險群。
高雄博田國際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欣寧指出,透過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式,過著自律的生活,確實有機會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逆轉病情,甚至不必依賴藥物治療。
黃欣寧說,事實上針對比較輕微的第二型糖尿病,通常會建議患者先從生活和飲食改變著手,而不是一開始就給藥物,因為透過適當的調整,無需用藥,有機會在3至6個月內逆轉病情。
她指出,臨床上發現,透過適當的飲食控制和運動等生活作息的改變,就可以讓糖化血色素下降1%至1.5%,有些人甚至可以降低到2%,糖化血色素回到正常值。
不過黃欣寧醫師也坦言,因為要做到如此自律和規律的生活並不容易,加上很多人都是拖到有症狀了才來看病,因此多數患者一來就需搭配藥物治療。
至於是否能單靠飲食和生活作息的調整來控制病情,還需視患者確診時的基準值而定。黃欣寧提醒,如果患者在就醫時,已經因長期控制不良而出現併發症,像是多渴、多喝、多尿等症狀,此時糖化血色素可能已經很高,單靠生活習慣的調整可能無法達到控制目標。
黃欣寧表示,發現血糖過高,除了確認當下的血糖值外,更重要的是了解長期的血糖變化情形,也就是可以反應三個月血糖狀況的糖化血色素數值。有些人可能以為只要最近少吃一點、不吃飯、不吃澱粉就沒問題,但事實上,當血糖很高時,身體會產生所謂的「糖毒性」,反而更難降低血糖。因此,如果血糖明顯偏高,除了調整生活習慣外,可能還需要在醫師的協助下進行調整,才能達到控制目標。
血糖升高光靠飲食控制可能不夠 血糖大於「這數值」就要用藥
黃欣寧醫師表示,臨床上認為高血糖症狀在糖化血色素大於10%,或是血糖大於300mg/dL時,就必須要先從藥物治療著手,而不能單靠飲食調整。這是臨床上建議病人要開始使用胰島素的標準,也可以當成糖尿病用藥物的時機。
不過,患者也不必太過悲觀,認為自己從此只能依賴藥物治療。黃欣寧醫師分享,也有不少患者起初並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在確診後開始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最後成功將糖化血色素從9%降到6%,後來甚至達到不必用藥的程度。
定期回診監測血糖變化很重要
對於已經出現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等高血糖症狀的患者,黃欣寧醫師建議應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而對於尚未出現明顯症狀,但健康檢查發現血糖、血壓、血脂偏高的民眾,則可先從飲食、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做起,但仍應定期回診,追蹤病情變化,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諮詢專家/黃欣寧醫師
原文請見: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