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熱衷健身,運動後補充高蛋白飲品已成習慣,目的在於加速肌肉修復與生長。然而,專家提醒,高蛋白飲食雖有助於增肌,但攝取量需視個人體質與運動強度調整,過量反而可能增加身體負擔,特別是腎功能不佳者,應該留意蛋白質的攝取量。健康飲食應均衡搭配碳水化合物與優質蛋白,才能兼顧健身與健康。

教練帶著會員使用器材,做重量訓練。
健身教練林昕宜:「來吐氣出拳,對來吸氣,來嘴巴吐。」
資深記者王皓宇:「如果你也常常跑健身房的話,或許會觀察到很多人在做完訓練之後,會補充像這樣的高蛋白飲,主要就是為了讓肌肉得到更充分的修復。」
健身教練林昕宜:「我們在運動過後,其實身體會有一定程度的組織上的輕度損傷,蛋白質的角色,其實它是扮演著我們的一個水泥補土磚塊這樣子的角色,對於肌肉來說,蛋白質它可以被分解成胺基酸之後,然後被拿來做運用,是很棒的修復材料。」
至於最佳補充時間,通常在運動後30分鐘內,人體吸收能力好,同時搭配碳水化合物,迅速補充肝糖儲備,為細胞提供能量。
健身教練林昕宜:「一般來說會比較建議在運動後30到60分鐘內補充,當然可以配合一點碳水化合物去做進食,那這樣子兩個營養素都到了,其實對增肌的效果會更顯著。」
營養師建議,還可以挑選脂肪含量較低的蛋白質食物,像是雞胸肉、水煮蛋、無糖豆漿等,補充高品質的營養。
台安醫院營養師孫榕:「這種蛋白質比較優質,那其實現在植物性的蛋白,也是一個補充蛋白質非常好的來源,那我會推薦就是優先可以植物性或者是白肉,就是像是海鮮或者是雞肉,然後植物性是豆腐、豆干,然後豆漿等等的,去取代說我們的紅肉,像是牛肉或者豬肉。」
台安醫院營養師孫榕:「那如果你是要去比賽,或者是真的想要練非常壯,你都是做那種大肌群的這種重量訓練的話,那你的蛋白質可能要再提高,會對於維持肌肉量,增加肌肉量是比較有正面的幫助,如果我們是健康而且有在維持規律運動的人,其實不太會因為我們增加蛋白的攝取,對於比如說你的肝腎或者是血脂,造成一些什麼樣不好的情況,那有研究指出說健康而且搭配阻力的訓練,攝取大概至少2.5到3點多克的蛋白質,都不會對於他的肝腎功能,或者是血脂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但是這些所有的研究都是僅限於,你是健康人而且你有搭配規律的運動。」
要注意的是,高蛋白飲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如果說民眾是腎功能正常的話,給你再補充這個高蛋白的保健食品,是沒問題的都沒問題,那可是如果說民眾是屬於腎功不好,或慢性腎臟疾病的話就要注意,你還吃一些高蛋白的營養保健食品的話,可能讓你的腎功能壞得更快。」
研究顯示,對腎功能較差的人,過量蛋白質可能造成「腎小球超過濾現象」,長期的高蛋白飲食,容易導致腎臟過勞。
高蛋白飲食,是運動好夥伴,攝取適當的量,才能健身而不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