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水保司花了三年追蹤多家醫院的放流水,發現有8家醫院的放流水檢出超標抗生素,包含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等,有專家提醒,抗生素進入飲用水等食物鏈,人體可能產生抗藥性,不過環境部說,現在還在研擬相關檢測標準,目前沒有違反規定;而抗生素從被發明以來,至今已拯救全球上百萬條生命,但因為不夠謹慎地使用,越來越多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而無法治病,若情況不改善,可能未來沒有抗生素能對抗細菌,能救的病,也成了絕症。
大醫院很小心處理,政府也會定期監測。
而之前環境部水保司,花了三年追蹤多家醫院的放流水,發現亞東佑民,部桃中榮中國附醫,台南奇美義大高醫,這8家醫院的放流水檢出超標抗生素,包含環丙沙星、頭孢他啶、氧氟沙星等等,有專家提醒,抗生素進入飲用水等食物鏈,人體可能產生抗藥性進而產生超級細菌。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黃建賢:「(如果有些醫院抗生素有超標)比較擔心地說,是這些抗生素或者這些化學物質,會不會造成下游的泥土,或者下游的一些環境裡面的,這個細菌造成有抗藥性的一個情況,所以我想環境部他主要的原因也是這樣子。」
被點名的一些醫療院所表示,抗生素等剩餘或廢棄藥品有標準銷毀流程,不會進入放流水系統,推測可能和院內患者用藥後排泄有關,而環境部和衛福部正在研議合作,加強放流水抗生素檢測管理。
環境部在9月預告修正「水汙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部分條文草案,內容包括強化廢水中抗生素藥物及全氟化物等新興項目管理,如果連續兩次放流水檢測數據不符合,應提出自主削減管理。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我們醫療機構現在就是說,要跟衛福部環境部一起討論是說,我們在監測的這個藥品,跟抗生素的這些成分裡面,為什麼他檢測的是要列這9項,那他依據的國際的標準是什麼,以及這9個項目對環境的危害程度為何,那我想一定要先了解說,這些抗生素的檢出是不是對環境面,環境永續的破壞會到什麼樣的程度,那這個有沒有國際上的一些,數據或者實證來告訴我們。」
醫學中心表示為了環境的永續,樂觀其成看待政府未來訂出明確數值標準,而要避免抗生素進到河川中再到食物鏈,民眾的習慣也很重要,沒有吃完的藥品不是亂丟馬桶或垃圾桶,尤其是抗生素化療藥荷爾蒙藥,針劑和液體類藥品等,可以帶到醫療機構回收,院方會放到專用垃圾袋中,請醫療廢棄物廠商收走,而其實現在全球公共衛生,相當關注抗生素抗藥性。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黃建賢:「其實我們前幾年就有發現,有些細菌幾乎已經是沒有藥可以用,沒有藥可以治療,那醫生還是會想辦法去治療他,比如說混合兩、三種不同的這個抗生素,雖然效果比較差,但是各自有一點點效果的,這樣子來治療病人,還有就是我們會發展新藥,這幾年也還好,有幾個新的這個藥物被發展出來,可以來治療這些細菌,可是我們藥物發展的速度,其實是趕不上細菌抗藥性產生的速度,所以我們還是要很小心地保留這些藥物,在比較需要治療的病人身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