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50~60歲的壯世代,肩上總是因為要扛起家庭經濟、職場要求與社會角色3重壓力,常見睡不好,罹患心血管、免疫系統或消化系統等慢性病的風險也相對提高,沒病沒感覺,一病就是大病!醫師提醒,如何察覺壓力存在,要學習釋壓或與壓力合理共存,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而影響健康。
副交感神經一失靈 心血管、消化及免疫系統跟著亮紅燈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精神科醫師蘇聖傑指出,舒緩壓力要靠自律神經系統的副交感神經調節,而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則會促使系統中的交感神經頻繁作用,造成身體好像一輛不斷踩著油門加速的車子,久了就會讓副交感神經失靈,進而影響心血管、消化及免疫系統的健康。
睡不好2大指標:荷爾蒙節律、甲基化代謝
蘇聖傑表示,透過功能醫學中的「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檢查」,可評估皮質醇24小時晝夜分泌的變化,藉以瞭解身體的睡眠或情緒狀態是否跟壓力有關。而「甲基化代謝評估」可釐清是否呈現失衡情形,這可能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合成,造成失眠,進而形成睡眠不足和壓力升高的惡性循環。
蘇聖傑說,要翻轉高壓造成的身心不適狀態,可透過3個方法助攻。
1.觀察壓力荷爾蒙:
睡眠品質不佳,通常意味著正處於壓力較大的狀態。醫學實驗顯示,若老鼠一整晚沒有進入睡眠狀態,隔日壓力荷爾蒙即會明顯升高,這表示大腦處在警覺的狀態,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而睡不好,又反過來增加壓力,並降低處理壓力的能力,形成惡性循環。
2.穿戴能監測心率變異性的裝置:
壓力會導致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降低。心率變異性是指心跳間隔的時間差異,也就是呼吸之間的速度變化。一般來說,吸氣時心率會加快,吐氣時則會減慢,然而,當處於壓力狀態時,呼吸變得急促,這會抑制副交感神經的調節作用。
而透過練習呼吸,例如禪修、靜坐冥想、太極瑜伽等方式,延長吐氣的時間,有助於平衡自律神經系統,減輕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規律的作息可以幫助維持身體的生理節律,節律的穩定性有助於調節荷爾蒙和神經系統,使身體更能因應壓力。透過運動來消耗多餘的壓力荷爾蒙,釋放能量,即能恢復身體的平衡。
3.抱持正向的心態:
另外,通常對於不可預測、不可控制及不可改變的事,若固執地抱持著排斥的態度和認知,大腦也會倍感壓力。隨著年紀增長,應該保持開放的心胸,正向地看待生活的變化與無常,不去過度執著不可掌控的事物,這樣的正念思考有助於改變認知,藉由想法的轉變來化解壓力。
如果自我評估在睡眠或作息都有調整,卻仍覺得壓力沒有跟著減輕,導致身心不舒服的狀況,蘇聖傑建議,最好就醫作科學檢測,把壓力與身體呈現的反應數據化,再找出改善策略。
◎ 資料來源/蘇聖傑醫師
原文請見:壓力大失眠睡不好?醫教3招平衡自律神經 減輕壓力變好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