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創5年新低!疫情衝擊台灣「器捐」 醫解惑:肝會長回來

作者 LIFE生活網 責任編輯 朱淳仁 報導
發佈時間:2022/10/22 15:25
最後更新時間:2022/10/22 15:25
活體肝臟移植患者存活率高。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活體肝臟移植患者存活率高。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疫情不僅衝擊經濟與醫療系統,更影響大愛器捐。根據器捐中心統計,去年全台大體器捐人數僅294人,創近5年新低。由個別器官與組織捐贈案例數來看,以眼角膜組織捐贈472件,佔器捐類別內最大宗,然而眼角膜器捐數量與前一年相比,驟減207件。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與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透露,器捐數量受疫情衝擊,去年5月開始本土疫情大規模擴散,甚至讓器捐人數驟降至單月僅個位數。今年全民接種疫苗,防疫管制逐漸放寬,器捐情況會比去年好轉,但器捐觀念仍需持續宣導。

 

 去年本土疫情持續擴散,導致器捐人數驟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活體肝臟移植患者存活率高

根據外媒HealthDay報導,每年全球有成千上萬的病人,在等待肝移植時死亡。 「活體移植」可挽救生命,但在美國乃至全球都仍未普及。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器官共享聯合網絡(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 ,簡稱UNOS)首席醫療官克拉森醫生(Dr. David Klassen)表示,「若能找到合適的供體,活體肝臟移植對於所有類型的患者來說,都是可行的選擇」。

 
與其他器官不同的是,肝臟具有再生能力,所捐出的部分肝臟,可在受體和供體中生長。在活體移植手術中,捐獻者的部分肝臟被切除,移植到肝病患者體內。捐贈者剩餘的肝臟,會在幾個月內恢復到正常尺寸。在美國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進行近三千例活體肝臟移植患者的生活狀況,其中術後患者存活一年的生存率近93%,存活五年的生存率為83%,十年則爲70%。


肝臟具有強大再生能力,可在受體和供體中生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活體肝臟移植條件與風險

活體肝臟捐贈者的年齡必須介於18至60歲,身體健康,並且必須簽署捐贈同意書。這項手術並非全無風險,它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術後感染、血栓、膽汁滲入腹部導致腹痛等等,其中最大的擔憂是在受體中出現器官排斥現象,患者接受肝臟移植後,可能需要終生服藥,以確保身體和新的器官相容。

器官捐贈幫助他人重獲新生,有意願進行器捐者不妨盡早與家人商討決議,若有一天當生命走到終點,才能獲得親友支持,遺愛人間。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延伸閱讀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還有「便便教練」這種職業? 指導最完美的便便姿勢這麼「坐」才排得乾淨!

本文由《每日健康》授權提供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LIFE生活網

#肝臟#器官#捐贈#器捐#膽汁#活體移植#克拉森#劉嘉琪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LIFE生活網

LIFE生活網匯集世界各地的時事趣聞,豐富網友枯燥乏味的無趣生活,讀者活躍討論超熱絡,用最切合網路流行的話題滿足你的資訊渴望,是打發時間的最好夥伴。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17

0.0762

0.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