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日本全境梅雨遲到 專家:梅雨越晚越凶猛

記者 李宜蓉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8 19:0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9 10:40

日本沖繩、九州、四國地方陸續進入梅雨季,但時間點都延後,九州北部甚至晚了兩個星期,其他地區也都超過往年平均時期。全日本今年梅雨大遲到,海水日照時間變長,水溫恐怕因此更高;氣象專家警告,梅雨報到越晚,越有機會發生致災性暴雨。而大氣狀態不穩定,有利線狀雨帶形成,日本氣象廳嚴正呼籲,千萬不可輕看今年的雨情。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6月的沖繩,不是正在下大雨,就是大雨將至。上週五,那霸記錄到百年來最大時雨量;6月不過才一半,那霸合計雨量至少657毫米,創統計史以來最多。

 

日本NHK電視台攝影記者:「雨大得太誇張!」

這誇張的大雨,日本媒體直接用「打翻水桶」來形容。與此同時,九州北部也迎來了梅雨季。

當地居民:「還在想說什麼時候才梅雨。」
 
當地居民:「我們家裡有種花草,最近都不下雨,就盼著能趕快梅雨季。」

九州北部今年梅雨季比去年晚19天,比平均晚13天。左盼右盼,梅雨終於報到,但是在氣象專家看來,卻不知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氣象學教授 立花義裕:「如果梅雨報到得越晚,當進入雨季時,就越可能發生豪雨。」

學者解釋,當梅雨姍姍來遲,日本周遭海水的日照時間就會加長,本來就異常高溫的海水,這下被曬得更滾燙,而海溫越高,雲團發展便旺盛,致災雷雨緊接在後。

氣象學教授 立花義裕:「不只是沖繩,整個日本近海水溫都很高。以前梅雨造成的豪雨,地區大概是西日本到九州、沖繩一帶,今年關東、東北、日本海沿岸都有可能,日本各個地方下豪雨都不奇怪。」

教授的話絕不是嚇唬人!九州、四國、沖繩,今年梅雨季都延期了,其餘地方也早就過了平均時期,都還不見雨下;時而炙熱如夏的本州,恐怕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福岡地方氣象台防災人員 永田和也:「若發生線狀雨帶,將大幅提高暴雨災害發生的可能,懇請民眾提高對大雨的警覺。」

 
大氣狀態因暖化而極度不穩定,有利難纏的線狀雨帶形成。

氣象廳災害研究部長 加藤輝之:「(線狀雨帶)只需要3至4小時,就能降下數百毫米的猛烈大雨,梅雨時期特別容易發生這種極端暴雨。」

對專家而言,線狀雨帶有如「大魔王」,雨量凶猛之餘,行蹤更是飄忽不定。線狀雨帶去年為日本帶來23次豪雨,當中的14次都逃過了氣象廳的追蹤,以至於釀成死傷。日本氣象廳解釋,現今科技雖發達,卻仍然無法破解線狀雨帶的全貌,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海上水蒸氣觀天象。

氣象廳海洋氣象觀測長 長谷川拓也:「現在是5月31號,早上11點半。我們正在鹿兒島縣南方海域,朝西航行。」

一般認為,溫熱海水釋放的水蒸氣,聚集成濕暖空氣後,遇到陸地發展成積雨雲,而海上源源不絕的能量,使積雨雲形成線狀雲團,於是成為暴雨轟炸的線狀雨帶。

 
氣象廳海洋氣象觀測長 長谷川拓也:「這個叫做無線電探空儀,可以連續觀測高度約30公里的氣溫、濕度、風向、風速、高度。」

氣象人員等距離放出探空儀,並搭配人工衛星接收儀,將洋面上空的大氣狀況立體化,計算出大量水蒸氣未來動向。

氣象廳海洋氣象觀測長 長谷川拓也:「觀測船是現在最有效的方法,在船上獲得的數據非常珍貴。」

傳回陸地的龐大資訊,就交由超級電腦,抓出線狀雨帶的發生機率及區域。而超級電腦的工作超級重要,它的計算能力比過去更精確,範圍從5公里縮小至2公里,以前看不到的雲團,現在幾乎無所遁形。

氣象廳預報官 永山隆治:「如果能知道線狀雨帶的集中區塊,就能提高我們的判斷性,未來可能提早半天就能發布警報。」

只不過,縱使有科技輔助,氣象專家還是慎重呼籲,提高防災意識,多加演練將逃生步驟成為直覺反應,才能從容地面對極端天災。
#沖繩#那霸#梅雨季#豪雨#暴風雨#線狀雨帶#暴雨#積雨雲#無線電探空儀#超級電腦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19

0.0758

0.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