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極端天災加劇 熱浪.霜凍.洪災蔓全球

記者 徐以琳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5 19:5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6 10:42

全球氣候變遷持續發威,乾旱、暴雨、熱浪等極端天氣逐漸常態化,從美國德州墨西哥灣沿岸到加州舊金山灣地區數百萬居民在4日被警告,要小心夏季熱浪侵襲;由於5月霜凍頻傳,俄羅斯21個地區的農作物受災,部分地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斯里蘭卡3日開始下起傾盆大雨,雨量大到引發洪水、土石流;德國南部洪災也同樣未退,數千人被迫撤離家園。聖嬰現象讓世界各地天災頻傳,歐亞各地都難以倖免。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距離正式夏季明明還有2個多星期,但由於強烈高壓滯留上空,美國德州、加州居民從4日開始就被國家氣象局警告,一直到7日,白天高溫都將飆升到攝氏37.8度以上,直到周末才可能逐漸降溫。

 

居民:「我確實有感覺到天氣提早變熱。我們在現在的家住了四年,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我們就住在這裡了。所以對我們來說,每一年都會面臨到一次新的挑戰,但我們也都在這些困難中學習。我確實認為天氣已經變得越來越熱了。」

就在美國各地拉響高溫警報的同時,俄羅斯21個地區的農作物,卻因5月「霜凍」受災。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00萬公頃的農作物歉收、60萬公頃的植物、作物受損,從小麥田到蘋果果園都有災情傳出。

俄羅斯總統 普欽:「我們之後將就幾個重要問題進行討論,其中一個,就是農務工作的進展。不幸的是,目前在俄羅斯有21個地區發生了霜凍,並有1%以上的農作物受到了影響。」
 

街道積水淹沒胸口,民眾扛著家當細軟緩慢前行。由於最近季風加劇,南亞斯里蘭卡3日開始下起傾盆大雨,全國20多個地區,包括首都可倫坡在內,都遭受嚴重衝擊,部分河流水位瞬間上升,淹沒民宅、道路和田地,甚至引發土石流,令災區居民苦不堪言。

當地居民:「從星期天開始,因為下大雨,水位開始上升。人們開始把商店裡的東西拿出來,轉移到安全區域。現在已經三天了,水位還是居高不下。」

在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邦和巴登符騰堡邦,也因為從5月31日開始暴雨不斷,引發致命洪災,造成至少2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志願救難人員和1名在地下室溺水身亡的婦女。

德根多夫水資源管理機構代表 哈內斯:「你可以看到現在的水位大概是10公尺,這應該已經是最高水位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才剛舉行完大選、經歷過洪災的南非,最近又遭受龍捲風襲擊,強勁風勢吹垮大量房舍、樹木,還有汽車被掀翻,卡在屋瓦碎片中間,民眾在一地狼藉中收拾家當,心中酸楚,難以宣洩。

災區居民:「正如你所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沒了,屋頂、全部的一切都消失了。我新婚不久,才在洪災爆發後重新裝潢房子,就又遇到了另一場災難。」

跟祖先居住過的土地說再見,卡蒂蘇格圖普島1千多位原住民,是巴拿馬第一批因為氣候變遷而被迫舉家遷徙的人。因為實在無法再跟海平面上升危機抗衡,現在這批原住民不得不遵從政府的撤遷計畫,移居到巴拿馬加勒比海沿岸新建的「新卡蒂村落」生活。
 

當地居民:「十二月,海平面上升,對我們來說原本是很正常的。但最近幾十年來,全球暖化問題開始加劇。一些沙丁魚、龍蝦和我們吃的東西都在消失。現在我們已經意識到,全球暖化是影響氣候的因素之一。」

全球暖化不只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升溫已經造成永凍圈、冰層、冰河大量縮小跟流失;如果暖化情況繼續發展,導致海水升溫超過攝氏 1.5 度,將使全球的珊瑚礁銳減70%以上,人類的下一代恐將再也看不到珊瑚礁。
 
#熱浪#霜凍#洪災#巴拿馬#珊瑚礁#極端天災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01

0.0682

0.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