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炒熱了「宅經濟」,消費模式從實體店面的逛街轉移到網路,網購與宅配更為興盛,日本產業也跟著演變。大量的貨物包裝與配送,使人力需求爆增,物流商大膽開發「社區倉儲」,把物流倉庫搬進住宅區,吸引居民就近工作;業者更建設綠地、餐廳等空間,開放民眾使用,以複合式經營融入在地住宅區。
NHK記者:「我們來到了千葉縣流山市,緊臨著住宅區的是巨大物流倉庫。」
佔地9個東京巨蛋大的物流倉庫,就座落在恬靜的住宅區內,既顯眼又突兀,可說是住宅區的嫌惡設施。
鄰里協議會會長 中村秀夫:「倉庫這種東西,就是種枯燥乏味的灰色巨大建築,我們很懷疑它要蓋成什麼樣子。起初大家都很擔心,畢竟我們這邊一直都單純。」
一般而言,考量到物流業大量倉儲,廠房必須得夠大;加上貨車頻繁進出,通常都會選在偏遠地區建設倉庫,一來容易取得大面積土地,二來交通不易打結,但是日本近來觀念大翻轉!
物流業者 小谷武史:「現在很多商品都上架到電商平台,用網購的方式,所以我們也需要更多人手。」
網路方便了生活,改變了購物習慣,疫情更加深人們對網購的黏著;根據宅配業者統計,2020年度,全日本配送貨物超過48億件。隨著網購蓬勃發展,型態也不同以往,過去倉庫主要為存放功能,需經過中盤或零售業者進貨才能消費;但現在電商正夯,消費者下單後,業者直接從倉庫撿貨、包裝、出貨,人力需求大增,將廠房設在住宅區,實現了上班族的「離家近」,以吸引更多人手。
在地居民:「我偶爾會來吃早餐或中餐。挺感謝他們的啊,變得很方便。」
在地居民:「最近很常來。」
在地居民:「居民都有權使用,這點很不錯,讓我對倉庫有點改觀。」
為了獲得居民認同,物流業者增設餐廳,供鄰居們來用餐,也建設公園綠地,提供居民休憩場所;另外開闢貨運專用道路,讓居民不用跟大車搶道。而業者同時與市府達成共識,廠房對外開放的區域,做為教育、娛樂活動場地;天災急難時,物流倉庫得成為臨時避難所。
物流設施營運企業社長 帖佐義之:「礙於安全性、機密性等等安保層面,物流設施一般不予對外開放,但潮流已經不是如此,我們認知到,物流設施是可以有程度的開放與利用。」
倉庫從冷冰冰的貨物存放區,進化到與社區同在的交誼廳,前進住宅區的倉儲,也善用寬廣空間,容納不同賣家進駐,網拍所需設備一應俱全;倉儲業者也大方準備各種休閒福利,招攬更多電商進駐,目前已經提供約5千個在地工作機會。隨著社區倉儲的融入,物流倉庫的定義不再只是運輸與庫存,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