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養」這件事情,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會在生命中很長的一段時間,對自己的「歸屬」感到迷惘,公視主題之夜紀錄片《寄養男孩》,描述一位男孩亞尼,在小學的時候,面臨養父母達到70歲的法律年紀上限,無法再收養他的困境;隨著鏡頭紀錄他歷經第二個寄養家庭以及親生母親的出獄,雙方的種種互動都讓亞尼備感壓力,甚至因此罹患精神官能疾病。
紀錄片《寄養男孩》:「他們也許不是我真正的家人,但他們是我的第二個家,他們給了我很多,遠比一個寄養家庭應該給的還多。在我小時候,他們給了我全部的愛,那是我媽媽沒有給我的。」
他是亞尼,十四個月大的時候就住進了寄養家庭,十幾年下來,已經跟寄養爸媽培養出深厚的情感,但無奈的是,在法國寄養家庭算是一種職業,今年65和70歲的胡努夫婦,已經該退休了。
紀錄片《寄養男孩》:「關於我兒子被寄養這件事,是因為我入獄了。」
紀錄片《寄養男孩》:「我不知道我有虧欠我兒子什麼,但是…」
紀錄片《寄養男孩》:「目標是讓妳找回母親的角色。」
就在這個時候,亞尼的媽媽也出獄了,不過經過評估,認為她還不適合全職照顧小孩,亞尼因此必須先轉介到一個新的寄宿家庭生活,這總總對於年幼的亞尼來說,非常難適應。
紀錄片《寄養男孩》:「我受夠了!」
紀錄片《寄養男孩》:「受夠什麼?」
紀錄片《寄養男孩》:「怎麼啦?亞尼。」
紀錄片《寄養男孩》:「我受夠了!」
紀錄片《寄養男孩》:「受夠什麼呢?」
紀錄片《寄養男孩》:「每件事情。」
紀錄片《寄養男孩》:「每件事情。」
紀錄片《寄養男孩》:「為什麼?」
紀錄片《寄養男孩》:「因為我得離開。」
紀錄片《寄養男孩》:「不要擔心亞尼。一切都會沒事的,你以後就知道,不要擔心。不要緊張,一切都會沒事的,我保證。」
更讓亞尼備感壓力的是,因為怕他會忘了「誰才是親生媽媽」,亞尼的生母不希望他繼續與原先的寄養爸媽聯絡。
紀錄片《寄養男孩》:「該停止了,把他們分開是必要的,他們實在太…親近了。」
紀錄片《寄養男孩》:「你的目標也是想回到你媽媽身邊嗎?」
紀錄片《寄養男孩》:「我不知道。」
紀錄片《寄養男孩》:「你有選擇權。」
紀錄片《寄養男孩》:「你想回到我身邊嗎?」
紀錄片《寄養男孩》:「不知道。」
紀錄片《寄養男孩》:「媽媽就是媽媽!寄養家庭是寄養家庭!」
紀錄片《寄養男孩》:「不要被我發現簡訊、視訊還是什麼的,注意喔!」
紀錄片《寄養男孩》:「我不懂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我?為什麼要折磨我?」
紀錄片《寄養男孩》:「你有聽過我說『我愛你父親 我要跟他共度一生』,這種話嗎?」
紀錄片《寄養男孩》:「沒有。」
紀錄片《寄養男孩》:「你知道,生命中總是有你喜歡,跟你不喜歡的事情。」
法國在兒童安置上算是擁有相對完善的制度,會將孩童的意見納入考量外,也擁有較多的寄養資源。
全國兒少安置聯盟理事長 吳小萍/映後論壇《你願意成為寄養家庭嗎?》:「我剛才看這個紀錄片,我其實很羨慕,這個很精緻的一個做法;可是事實上,在台灣包含我們有的孩子,因為一開始找不到親屬寄養,於是他就先到了機構,可是一旦他只要找到了親屬,願意照顧的,立刻就結案。這時候不管孩子是年紀是幾歲,他也不管他自己的意願。」
台灣的法規規定,安置的順序是親屬優先,再來是寄養家庭,最後才到機構;不過台灣的寄養家庭嚴重不足,有將近六成的兒少是被安置在機構,許多孩子甚至要面臨2-3次以上輾轉安置的經驗。
論壇主持人 鄧惠文醫師/映後論壇《你願意成為寄養家庭嗎?》:「因為家庭失去功能,送進安置體系的兒少,有差不多五千人;這五千人當中,政府決定說孩子要永久脫離不適任的父母,給別人領養的,大家猜有多少?五千人裡面有多少?」
高級社工師 蔡佑襁/映後論壇《你願意成為寄養家庭嗎?》:「我猜大概一兩百吧、一兩百。娃娃隨便猜。」
自立青年 娃娃/映後論壇《你願意成為寄養家庭嗎?》:「大概三四百。」
論壇主持人 鄧惠文醫師/映後論壇《你願意成為寄養家庭嗎?》:「你們都猜幾百,是不是。好來,這個數據是2017年的,被送進安置體系的兒少五千人,被脫離不適任的父母,被最終被領養的是七十四人,不到百分之二。」
寄養男孩這部片中的主角亞尼,最終罹患了精神疾病,他形容自己就像「身體活著,但心卻窒息」的孩子。在父母沒有親職能力下,兒童出養會是對孩子而言更好的出路嗎?但是同樣的,若是站在父母親的立場,難道能力不夠,權利就該被剝奪嗎?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