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扳倒政府的大火」 羅馬尼亞紀錄片揭醫療「集體」崩壞

記者 林佳妮 報導
發佈時間:2021/04/02 20:00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一場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安意外,37名逃過火劫的燒傷患者,明明大多傷勢不足以致命,卻在四個月內陸續在醫院死亡,原因不明,這不是靈異驚悚片,而是真真實實發生在羅馬尼亞的慘劇。一部羅馬尼亞紀錄片將鏡頭瞄準在一支體育報社的新聞調查團隊,看他們設法介入,蒐羅證據,中間遭遇權貴威脅,以及來自同行的攻訐批判,仍舊毫不退縮,一步步揭發造成這種匪夷所思情況的原因,是羅馬尼亞從政府到醫療體系的集體崩壞。電影同時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紀錄片,透過鏡頭抽絲剝繭,看整個社會的改革與問題,更針砭當下世界的處境。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我是新任衛福部長,重新建立民眾信任的首要之務,就是停止欺騙。」

 

誠實,是做人的根本,想想前任衛福部長,就是因為掩過飾非而丟掉烏紗帽。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我保證羅馬尼亞的醫療水準,完全比擬德國。」

前任部長發下豪語,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一旦(院內)感染就回天乏術。」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真假?」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48小時內,我的一名燒傷患者就感染兩種細菌。」

這只是冰山一角,實情是羅馬尼亞所有醫院,都沒物力、沒能力,去收容燒燙傷患者。當時有180位燒燙傷患者需要緊急治療,因為2015年10月30日,這個東歐國家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安意外。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有東西著火了,有滅火器嗎?」

一個名叫「集體俱樂部」的音樂表演場地,發生大火,奪走27條年輕生命。這個被淡忘的新聞事件,或許曾讓遠在台灣的我們義憤填膺,起火原因是舞廳施放煙火,火花四竄燒到保麗龍的舞台裝置。當所有人朝出口奔逃時,才驚覺到逃生出口被「集體」封住。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快出去。」

舞廳成了前進無路,後退無門的閉密「焚」場。這場惡火煽起人民的集體怒火,上街抗議政府貪瀆,迫使社會民主黨政府下台,技術官僚成立代理內閣,不過,這場「扳倒政府的大火」引發的蝴蝶效應至今尚未落幕。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為何火災中逃過一劫的人,12天後仍然會在醫院去世?」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首先,在大火發生後四個月內,又有37名傷患在醫院相繼過世,匪夷所思的是,當中許多人的燒傷程度並足以致命。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他們隱瞞的就是這個。」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我們再不說出來就是助紂為虐了。」

這部同時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與最佳紀錄片的電影,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我是體育公報的卡塔林托隆坦。」

以一家體育日報的新聞調查團隊為敘事主線。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他們承製350間醫院的消毒液?」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就是這裡,對。」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線人說:『這殺不了細菌,反而殺得了人』。」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實際僅有1.17%,瓶罐標籤上卻顯示含有12%。」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幾位記者不畏權貴蒐羅證據,層層揭發羅馬尼亞醫療體系的「集體」崩壞,以及國家機器的暗黑操作。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托隆坦!托隆坦!」

電影從頭到尾毫無冷場,英國泰晤士報盛讚它是「繼1976年的《大陰謀》後...

1976年電影《大陰謀》:「我是華盛頓郵報的伯恩斯坦。」
1976年電影《大陰謀》:「兩個記者揭發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森下台。」

...講述媒體辦案最棒的電影」。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最好的調查竟來自一個體育日報,這就是我國媒體的現況。」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而《體育公報》的調查揭弊,導致睜眼說瞎話的衛福部部長,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衛福部長承諾調查...」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衛福部長無法解釋...」

上任不到半年黯然下台,換上年僅33歲的病人權益倡議人士弗拉德接任。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我開始接任衛福部長。」

這位長年為羅馬尼亞癌症病患奔走的經濟學家,從維也納被召回臨危受命,他的登場更為影片在新聞揭弊的主線外,提供另一個視角。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從我上任以來,我才瞭解,從上到下都已經爛光光。」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新部長力圖革新,只是這容易嗎?我們剛剛曾提到沒有一間羅馬尼亞的醫院,有物力與能力,醫治燒燙傷換,那麼人力總有吧?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醫生已經不是人了。」

說這話的女士就是一名醫生,她再也無法隱忍醫院高層中飽私囊。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是誰核准的?為何要核准?」

這位不顧一切改革的衛福部長,後來只當了半年,2016年12月大選,才因為長年貪瀆腐敗而丟掉執政權的社會民主黨不只勝選,還大獲全勝,最可能改變選舉結果的年輕世代...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只有5%的投票者,介於18到24歲之間。」

他們只想在網路上用鍵盤當個反對派,而社民黨的忠誠選民更相信民粹派的煽風點火,兩個不同世代「集體」造就這個結果。《華盛頓郵報》影評認為「沒有哪部片比這部電影更能針貶當下的世界!」
劇照/畫面提供 好威映象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你還待在那邊幹嗎?搬回維也納吧,我說真的。」

這部紀錄片記錄到了這裡,後來,弗拉德沒聽父親的話回維也納,他留在故鄉繼續努力,並在2020年的12月,回鍋擔任衛福部長,因為羅馬尼亞人民在去年大選時,終於用選票淘汰了社民黨,我們只能期盼他的改革之路能夠開花結果。

紀錄片《一場大火之後》:「當媒體向政府卑躬屈膝,政府就會罔顧人民,古今內外永遠不變,我們正遭逢其害。」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一場大火之後#羅馬尼亞#體育公報#燒出真相#醫療黑幕#集體崩壞#奧斯卡獎#最佳國際影片#最佳紀錄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03

0.0792

0.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