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塑膠環境殺手 害人類減壽20年!

記者 Focus360 林芳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20/06/13 22:00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13 23:05

科學文獻悲觀預測,2050年海中塑膠會比魚還要多,而住在垃圾掩埋場附近的居民,平均壽命恐減少20年,塑膠從哪裡來?被丟棄後又到哪裡去?全世界正面臨的塑膠災難,跟著Discovery一起追本溯源,揭開塑膠背後不可告人的秘密。


 
節目旁白:「塑膠是世界進步的契機,從救護車到急診室,全靠塑膠才能運作。」

堅韌耐用的塑膠,號稱當代最偉大發明,使得人類生活更便利,卻也是環境殺手。

節目旁白:「那是塑膠嗎?是該死的吸管吧!親愛的真是抱歉。」

 
印度德里人口超過1500萬,當地這座掩埋場,得消化近半個城市的垃圾量,塑膠汙染有多嚴重,緊鄰掩埋場的酪農最清楚。

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成員vs. 酪農場員工:「你在這裡住多久了?20年。這裡的污染很嚴重,但要上班就得住在這裡走不開,醫師說這裡的居民,平均壽命會少15到20年,就因為有汙染問題。」

明知塑膠會減壽,卻礙於生計無法搬家,同樣的處境也發生在菲律賓。

擺脫塑縛運動成員馮厄南德茲:「馬尼拉是個海灣,沿岸有好幾個省,凡是隨水流沖來的東西,都會留在海灣裡,順河而下進入海灣的廢棄物,也不會漂散。」

魚類和海鮮在菲律賓飲食文化少不了,如今塑膠垃圾的量,已經快要超越盤中飧。

擺脫塑縛運動成員馮厄南德茲vs. 漁民:「你平常捕魚時收獲中有幾成是塑膠?現在的話,大概六比四吧。六比四,六成漁獲還是六成塑膠?六成是魚但也沒差了,是漁獲但有四成塑膠。」

科學文獻悲觀預測,2050年海中塑膠會比魚還要多,研究人員審視全球海域現況,發現海中塑膠含量年增8百萬公噸,高於科學界預期,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輛垃圾車,將整車塑膠廢棄物倒進海裡。

 
擺脫塑縛運動成員馮厄南德茲:「這裡有許多塑膠製品無法回收,多層複合包裝占了一大部分,眼前的這種袋子就回收不了,沒人想清運,所以才會流落到這裡。」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統計,有三成二的塑膠包裝,最後棄置在環境中,另外四成被掩埋,一成四遭到焚化,一成四回收,但有效回收的只占百分之二。

印尼減塑運動成員瑪菲拉:「有效回收是指廢棄物經過回收,用途跟之前一樣廣,大多數其實是降級再造,也就是材料變得更難用,有別於玻璃和金屬,塑膠經過回收會劣化。」

過往西方國家將垃圾綑綁,透過貨櫃運送到中國,與回收業者進行買賣,然而廢棄物進口大國,在2018年say no全面禁止,全球垃圾場轉移到東南亞。

生態中心公司人員馬丁柏克:「一年前,中國進口的塑膠達當今10倍,總量非常龐大,假如我們發現中國行不通,就轉送到泰國、印尼或越南,他們現在其實無力消化。」

 
消除塑膠垃圾比不上製造的速度,美國化工協會預估,美國境內將再砸1940億,打造或擴建325座廠房,生產石化產品,尤其是塑膠。

節目旁白:「美國產的塑膠已經多到自己用不完,現在該拿它們怎麼辦?答案是運往歐亞,進入每一條產物流,這件事突顯出塑膠危機的本質。決定塑膠產量的不是需求,而是供給,這才是塑膠的真相。」

化工界在幾十年前就深諳增加獲利之道,在於鼓勵民眾多用塑膠,從製造源頭思考如何減塑,解鈴還需繫鈴人。

美國生物聚合物材料研究員莫塞:「減少使用包材絕對是首要之務,但如有需求,可生物降解的生質材料,會是未來的良方。」

減塑運動成員普里斯蘭德:「舉凡美容保養、飲料或其他商品,都採用可重複利用的包裝,供貨體系也在地化,不必仰賴巨型跨國企業。」

塑膠危機的起點不是海洋廢棄物,而是從井口抽出原油的那一刻,減塑不只是消費者的責任,管制製造源頭,終結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尋求替代能源取代舊有塑膠製品,多管齊下才是正解。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世界海洋日#愛地球#減塑#環保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90

0.0576

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