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中受傷最深的產業之一,就屬航空公司。隨著各國封關,歐洲航班少了大半,美國更多達95%客機停飛。各家業者不堪虧損,準備大瘦身,裁員一到三成,連股神巴菲特也清倉所有航空股止血。然而專家警告,就算疫情趨緩,載客量也難回過往水平,票價必須大幅調漲,才能符合成本。疫情給航空業生態帶來的巨變,恐怕長達好幾年。
忙碌機場跑道,一下子全都靜音。一架架客機像是龍困淺灘,毫無用武之地。航廈大廳想當然爾,不再人來人往。商家、接駁車,每個角落無聲無息,疫情前 疫情後,航空業彷彿兩個世界。
西南航空董事長兼執行長 凱利:「我可以跟你保證,每飛一班出去都是虧錢、虧大錢,我們無法無限期撐下去。」
3月歐陸班機還密密麻麻,一個月後近乎清空。美國載客量蒸發95%,國內航班平均一架搭17人。衝擊之大,超過911恐攻和金融危機總和,德國漢莎航空9成客機閒置,只好暫時改行載貨。
漢莎航空貨運執行長 戈伯:「這是很大的變化,資產運用都要重新規劃。我們仍需要機師,需要航權,這當然需要時間調整,有時幾小時內就必須適應情勢。」
漢莎航空第一季,虧損13億美元,可能大砍萬名員工。美國聯合航空失血17億美元、擬裁員3成,波音賠掉6億多,已經連兩季赤字,16萬員工當中有1成飯碗不保。
廉航同樣奄奄一息,英國弗萊比3月破產,瑞安航空要裁員3000人,市場信心更是全面潰堤。
波克夏執行長 巴菲特:「航空業生意,我也許錯了,希望是我錯了。我認為已經發生巨變。」
股神巴菲特3月才剛抄底加碼,不到2個月,認賠出清美國4大航空股。至於消費者,搭機體驗也和以前大不同。
CNN記者:「出發吧!回我們的目的地,只有兩班國際班機。」
CNN記者帶你從希臘飛回英國,機場不再有餐廳果腹,還要接受各種盤問。
CNN記者:「很有趣的是在你登機之前,他們會確認你下個航班有接上,確定你是為了返鄉,或者有特定理由需要跨國飛行。坐定位第一個動作,是用紙巾狂擦扶手和桌面,不能有片刻鬆懈。」
CNN記者:「我們必須全程戴口罩,到了機艙後半部,社交距離幾乎是零。」
比起優質服務,防疫才是最優先。空服員全程神隱不送餐,好一點的食物裝進夾鏈袋上桌。椅背口袋裡的雜誌也撤掉,盡可能杜絕接觸傳播。
美國資深記者詹姆斯 法洛斯:「我跟航空業人士聊過,他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至少好幾個月,完全不期待情況會回歸正常。要回到正常,除非疫苗要先問世,也就是還要好幾年。」
後疫情時代的重大改變,包括航線航班減少,乘客恐怕要提早4小時到場等待安檢。除非像香港一樣,引進智慧包廂,40秒就完成全身消毒。最痛的,就是票價勢必大幅飆漲。
這等於宣告廉價旅行玩完了。」
要獲利又要隔開距離,義大利設計公司,想到用板子把座位隔開。或是一張椅子轉向180度,彼此背對背,減少飛沫噴濺。企業調整腳步一慢,註定在產業洗牌中慘遭淘汰。
大氣研究集團總裁 哈特維爾:「我不認為全美四大航空公司會倒閉,不確定的是,其他航空公司的財力,是否雄厚到能繼續在美國生存。」
疫情巨大衝擊,催化航空業產生質變。疫情趨緩或許能使貨運回溫,但旅客信心短期內恐怕回不去了。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