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溫層」這個詞近年來隨著社群網路而火紅,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電影,就是關於突破同溫層的故事;它描述在埃及,一位痊癒的痲瘋病患,勇敢踏出隔離院區,沿著尼羅河前往故鄉尋親,只是同溫層外,充滿誤解、歧視與刁難。不過,導演無意走悲情路線,除了一路伸手相助的善人解圍,讓人看到人性的希望,導演更安排信奉基督教的主角身邊,有個穆斯林的忘年之交,小男孩陪伴他遠走天涯,並以他小小的身軀,一路對抗同溫層外的冷眼旁觀或欺負刁難。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今天有找到好東西嗎?」
垃圾堆,是巴赫的寶藏,搜尋可回收的東西能拿去換成鈔票,他的臉上布滿突狀物,手也變了形,那是小時候一場痲瘋病留下的疤痕,病痊癒,傷痕卻永遠消失不了,並因此遭人歧視,一輩子被隔離在沙漠中的院區;這座基督教會經營的院區有路標,雖然比A4影印紙堪用,但一樣破舊還歪斜缺角。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各位病友好啊!」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嗨,巴薛。」
心地善良的巴薛與病友們相處愉快,但他心中對這世界充滿疑問,有時候也難免怨懟憤慨,主任最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上帝自有安排。」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好吧。」
巴赫心中卻有別的想法,上帝把他相依為命的妻子召回天國,幾乎花光積蓄辦喪禮的巴赫決定離開這個「家」,前往模糊記憶中的故鄉尋找家人,因為他永遠記得父親當年送他到這裡時,臨走前對他說過的這句話。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等你病治好了,我會再來接你回家。」
巴赫將想法透露給院區的朋友知道,可以想見,一定會被大家潑冷水。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或許30年前還有機會聯絡上,現在他們怎可能還會記得你?」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他們是不想再見到你,別忘了你有痲瘋病。」
痲瘋病可以完全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發病時傳染性也不高,想要了解的觀眾朋友,請拜拜google大神;然而,即使在醫學發達的21世紀,還是有很多人對這種病沒概念,或只是單純看到巴赫臉上的疤痕就嚇到吃手手。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公車不願意讓你上車,火車也不可能讓你搭乘。」
沒關係,巴赫有忠心耿耿的白驢子哈比,哈比可以拉著他與家當走天涯。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巴薛,讓我跟你一起去嘛!」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你怎麼沒去學校?」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歐巴馬!」
對,就是歐巴馬,住在孤兒院的歐巴馬是巴赫的跟屁蟲,他怎麼可能錯過這趟旅行;就這樣,在小驢和小男孩的陪伴下,巴赫踏上回歸的600公里旅程。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請問尼羅河往哪兒走?」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你要去尼羅河?吃屎比較快啦。」
但是,這也是從小便被隔離的巴赫,第一次踏出了同溫層,進入到真實的世界。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你快看!是尼羅河耶!」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嘿!快走開,別污染我們的河水!」
在習慣性以貌取人,寶與垃圾,可能會傻傻分不清的世界,社會新鮮人的巴赫在沿途中,除了會面對各種突發狀況。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親愛的歐巴馬,回答我!」
也勢必會遭遇各種異樣的眼光以及不公平的對待。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走開」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為什麼?」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我叫你走開。」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痲瘋鬼滾啦!」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我也是個人!」
一大一小兩個孤兒相伴,尋找一個能夠安身的歸處,他們面對現實的艱苦與悲傷,卻也一同感受善意與希望的到來。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你、我和那些怪物,都不是『正常』,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該活在羞恥中。」
沿著締造埃及文明的尼羅河一路往南,巴赫勇敢面對歧視與刁難,他只希望能找回失落的父愛,解開30多年來耿耿於懷的結呢!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試戴看看。」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不要!」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這樣別人才不會害怕你。」
漸漸地,巴赫或許明白,他一心一意追尋的歸屬,其實始終都在他的身邊。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你為何不來與我共舞?你為何不來與我共舞?嘿!老哥,我的老哥,嘿!老哥,我的老哥啊…」
這部笑中帶淚的電影,是第一部入選坎城主競賽片單元的埃及電影,在坎城影展首映後獲得全場鼓掌致敬長達10分鐘,並抱回由國際記者協會所頒發的「法蘭索瓦夏萊獎」。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動物在審判日到來時,也要接受審判嗎?」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不用,牠們會直接上天堂。」
阿拉伯文的原文片名指的正是「審判日」,據說在「審判日」到來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將被平等對待,人們受審判的依據,是他的行為而非外貌,只是,為什麼人類需要仰賴審判日,才能讓自己在世時有所撫慰與寄託?
電影《逆著風的旅行》:「我們走囉!火車快飛!」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