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捨著迷「學術鑑定」 教育:適應莫測未來者

記者 林佳妮 報導
發佈時間:2019/02/14 20:05
最後更新時間:2019/02/15 11:09

108課綱即將上路,台灣的教改一路走來顛簸崎嶇,其實,世界各地許多地方,包括新加坡要改革造成小學生壓力過大的小六會考,還有法國或美國都正在進行教改,也都面臨到不同挑戰與爭議。我們今天與「公視主題之夜」合作,透過一部紀錄片,來探討在「十倍速」的數位時代,面對變化莫測的未來,什麼才是教育的根本?而在通往未來的變革中,不只是學生,還有老師與父母、甚至整個社會都得做出因應準備,做個終身的學習者。

圖/公視主題之夜提供


 
新加坡人的課業壓力舉世聞名,牙牙學語時,大腦就要接受全面開發,當然前提是爸媽得有能力,才能讓孩子早早在起跑點上就定位。

司儀/紀錄片《未來學校》:「全體立正,唱國歌。」
家長/紀錄片《未來學校》:「你今天有回家作業嗎?」
小學生/紀錄片《未來學校》:「有,我記得有中文作業。」
家長/紀錄片《未來學校》:「好,那你快點上車。」
 
補習班老師/紀錄片《未來學校》:「這是捷徑,23分之60,乘以60分之23,看見沒,消掉,消掉。」
家長/紀錄片《未來學校》:「你累不累?」
小學生/紀錄片《未來學校》:「累。」

早上七點不到出門,晚上七點回家,12個小時起跳,這種在家裡、學校、補習班三點一線奔波的日子,台灣學生也不陌生,而新加坡學生的壓力恐怕更大,台灣廢除半世紀的初中聯招,在新加坡還存在,叫做小六會考PSLE,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制度即將告終。

時任新加坡教育部長 黃志明(2016.04)/紀錄片《未來學校》:「小六會考的『總積分制』,可能會導致學童的非良性競爭,新制度是近似於(中學的)O級和A級會考,將從2021年開始。」

是的,一場放眼未來世界的教育改革也正在新加坡進行,即使它的教學成績已是全球有目共睹,OECD國際學生評估調查PISA總是名列前茅,但他們心知肚明,未來世界不是拿高分就行得通,而高分主要歸因於大量課後補習,這造成貧富的差距與學童長期睡眠不足、壓力破表。

紀錄片《未來學校》:「好,再見......喂!這裡是SOS專線。」

10到19歲的學生自殺率在2015年升高50%,新加坡教育改革一樣要減輕學童的課業壓力,並希望消除世人對他們缺乏創造力的批評,所以,校舍也求翻新,這間南洋明星學校四年前進行整建時,特地選用鮮明熱情的七彩顏色,其靈感來自於PISA調查中另一個領先國家,一個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地方─北歐芬蘭。

 
芬蘭的教育模式說是被神格化,一點也不誇張,學術觀光業儼然已是一項產業,在這部【公視主題之夜】選播的紀錄片中,拍攝團隊便記錄到來自日本的參訪團。

桑納拉提學校校長 漢娜·薩拉科爾皮/紀錄片《未來學校》:「我們經常有訪客,一星期好幾團,這也成為我們第二大重要的工作。」

他們都想知道,這個學童上課時間最短、作業10到20分鐘便能完成的國家,是如何締造傲人的教育成效。

桑納拉提學校校長 漢娜·薩拉科爾皮/紀錄片《未來學校》:「事實上並沒有單一的簡單答案,比方說教師訓練在芬蘭是很有效率的,教師也是受到高度重視的職業。」

在芬蘭,老師的社會地位高於醫師與律師,師範學校的錄取率只有3%,但是體制與社會對於老師的要求非常高,芬蘭式教學最出名的一點便是不限於傳統學科,強調手作,課桌椅採取適合分組活動的「小島」,師生從面對面變成肩並肩,為了實現真平等,老師更需因材施教。

 
桑納拉提學校首席教師 派西·寇提萊能/紀錄片《未來學校》:「我們會更關注你,好嗎?免得你覺得你沒朋友,這是我們的悄悄話,不會說出去。」

這是一門叫做「我們」的課程,老師利用話劇的角色扮演,讓學生與他人易地而處,瞭解他人的感受進而學習同理性,這是在手機與平板盛行、人際互動大為減少的現在,很重要的課題;而在科技高速發展、世事變化莫測的現在,未來學校教育的課題與挑戰將日益加重而複雜。

芬蘭語言與文學教師 阿雷西·海科拉/紀錄片《未來學校》:「以我任教的科目為例,芬蘭語言與文學,現今在我們資訊全球化的社會裡,孩童和青少年面對大量的資訊,我的職責是協助他們在這世上生存,區分正確與錯誤的資訊,好讓他們自行創造新資訊。」
老師/紀錄片《未來學校》:「就這樣嗎?」
學生/紀錄片《未來學校》:「這裡也談到墨西哥地震及其後果。」
老師/紀錄片《未來學校》:「很好。」

芬蘭講究所有學生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老師自然無法數十年如一日的照表操課,一名教師的基礎養成至少要五年,學習各種教學法來達到因材施教的理念,並且要當終身學習者,目標就是培育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人,在芬蘭人的觀念裡,老師每一天都在建構未來;芬蘭的優勢是人口少又同質性高,它的模式或許無法成功地應用在其他國家,卻能啟發工業革命以來沿襲至今的舊菁英體制。

教育專家 肯·羅賓森爵士/紀錄片《未來學校》:「我們不知道再過五年、十年或50年後的世界會是怎樣,他們會從事怎樣的工作,我們只知道科技發展有可能,特別是人工智慧,有可能取代目前只有人類能做的數百萬份工作;從經濟觀點來看,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孩子的韌性、自信和創造力。」

這部紀錄片帶領觀眾從亞洲到歐洲,再前往美國矽谷觀察各種實驗學校的優缺點與瓶頸,沒有哪一種教育體制完美無缺,都需要不斷的創新與變革,然而,對學術鑑定過度的著迷嚴重傷害孩子,以及科技只能作為工具,教育改革的重心還是在老師,似乎是多數改革者的共識,至少目前看來是如此。

新加坡家長/紀錄片《未來學校》:「好可怕。」
新加坡學童/紀錄片《未來學校》:「打個招呼。」
機器人老師/紀錄片《未來學校》:「你得先從基本的開始學起。」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未來學校、新加坡、芬蘭、因材施教、教育改革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51

0.0571

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