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盤點COP28決議 對臺灣的潛在影響(下)

作者 CSRone永續智庫
發佈時間:2024/02/20 15:0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2/21 15:42
盤點COP28決議對臺灣的潛在影響
盤點COP28決議對臺灣的潛在影響

作者:CSRone永續智庫 Angel 王安綺


上篇我們探討了 COP 28 有關化石燃料、溫室氣體以及能源轉型的決議對臺灣的影響與因應策略,下篇我們將繼續討論全球冷卻需求、氣候與健康、糧食系統等議題。
 

全球暖化背後的另一隱憂:氣候變遷下的冷卻需求與台灣因應策略

 

歐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於1月9日表示,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表面溫度升幅幾乎超過關鍵的攝氏1.5度門檻。然而,氣候變遷不僅體現在我們所感受到的炎熱天氣,更深刻地體現在全球冷卻需求的急劇增加。

 
 

根據聯合國環保署領導之「降溫聯盟」(UN Environment Programme-led Cool Coalition)發布的《2023全球冷卻觀察報告》(Global Cooling Watch 2023)指出,根據當前的增長趨勢,冷卻設備占目前全球總用電量的20%,預計到2050年將翻一倍以上
 

這將導致與電力消耗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冷媒氣體的洩漏也將增加,其中大多數冷媒的全球暖化潛勢(GWP)高於二氧化碳。在商業照常運作的情況下,預測到 2050 年冷卻排放將占全球排放的10%以上
 

有鑑於此,COP28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降溫聯盟」在大會上共同發起《COP28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全球冷卻行動承諾》(COP28 UAE Declaration on Global Cooling Pledge),大會期間共有66個國家簽署,承諾到 2050 年前凡與冷卻相關的碳排相較 2022 年水準應減少至少68%。並制定一系列其他目標,包括在2030年制定最低能源效率標準(MEPS)。


為了因應這一挑戰,《2023全球冷卻觀察報告》中提出了三個面向的永續冷卻措施:
 

      1. 被動冷卻(passive cooling)
      2. 更高能效標準(higher-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3. 更快的逐步減少造成溫室效應的製冷劑(a faster phase down of climate-warming refrigerants)
 

遵循這些建議將實現60%的減排,加快電網脫碳更可使該行業排放減少96%。
 

台灣因應策略
 

環境部氣候署長蔡玲儀在聯合報的報導中針對《2023全球冷卻觀察報告》行動計畫的三大策略說明台灣的因應策略:
 

第一、從被動式降溫做起

舉例來說,新建案一開始的規畫設計就要減少空調、冷氣的使用,目前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當中就有條文規定,未來環境部能夠對新建物的構造及使用設備,訂定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規定。
 

第二、提高設備能源使用效率

經濟部能源局已於2022年提出2050淨零關鍵戰略「節能戰略計畫」,其中針對冷卻的相關規範包括推動主要用能設備效率提升,導入智慧節能與技術革新,以及設定空調最佳化操作等目標。其中包括:
 

      1. 2025年採用能效1級之空調與冷凍冷藏設備
      2. 2030年商業能源大用戶30%採用能效1級之空調與冷凍冷藏設備
      3. 2025年完成低碳冷媒1級能效冰水機的關鍵元件


第三、減少冷媒的使用

蔡玲儀指出,許多空調、冷氣所使用的冷媒,主要化學物質為氫氟碳化物(HFCs),也是導致溫室效應的物質之一。環境部已於2023年11月20預告訂定「氫氟碳化物管理辦法」草案「蒙特婁議定書列管的高溫暖化潛勢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種類」草案,明年起將設氫氟碳化物總量管制。
 

COP28未在農糧系統的減緩方面取得應有的進展

根據研究指出,糧食系統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一。糧食系統既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也是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部門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此次COP 28制定了「農糧日」,將農業與糧食系統置於此次大會討論的核心之一。
 

在大會期間,134位世界各地的領導人在世界氣候行動峰會(WCAS)上共同簽署了《COP28永續農業、韌性糧食系統與氣候行動宣言》(COP28 UAE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ilient Food Systems, and Climate Action)。該《宣言》是COP28上提出的第一份宣言,初期簽署此《宣言》的134個國家涵蓋了約全球70%的糧食系統,等於全球總排放量的25%。
 

簽署國承諾在 2025 年舉行 COP 30 前將農業和糧食系統納入國家氣候行動計劃(如國家自主貢獻、國家調適計畫、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畫等),以加強糧食系統的韌性與調適,並推動水資源管理、減少碳排放,以及支援農糧系統的勞工,包括受到氣候變遷威脅的婦女和青年等等。
 

在COP28會議期間,該《宣言》簽署人數達到159國,並在最終決議中,承認永續農業是適當應對氣候變遷的一部分。然而,Carbon Brief指出,「糧食(Food)」僅在最終文本中被提及6次,2次在序言中,4次在調適的部分,而並未在最關鍵的「減緩」章節出現,未具體在糧食系統的減排方面取得應有的進展

 
 

除此之外,COP28期間也有許多慈善機構與組織為支持《宣言》而提出相關措施與倡議,如:
 

1. 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實現SDG 2,而不超越5°C閾值的全球路線圖」(Achieving SDG 2 without breaching the 5 °C threshold: A global roadmap):該路線圖列出了10個行動領域,涵蓋畜牧業、農作物及漁業等等。強調需在2030年前要將畜牧排放的甲烷量減少25%以及減少全球人均食物浪費50%等等,並建議種植比目前世界所依賴的更加多樣化的農作物。

2. 「為人類、自然和氣候的糧食系統轉型的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 for Transforming Food Systems for People, Nature, and Climate):由200多個農民團體、城市、企業、金融機構等非國家行為者共同簽署,承諾採取 10 項優先行動以轉型糧食系統,並呼籲 COP29前制定⼀套有時限的、整體的和全球目標,以支持農民、第一線糧食系統參與者以及其他受影響的群體。
 

台灣農業部門提出2040年達到淨零排放
 

台灣農業委員會去(2023)年升格為農業部,在農業部門減碳方面已提出204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預計將在2040年達到減少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50%,並增加農業碳匯1,000萬公噸。且針對國家調適計畫(NAP)的部分,台灣行政院已於2023年正式核定「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年)」,在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的領域提出對應目標:
 

       1. 建立具氣候韌性之農業生產系統
       2. 保障糧食安全並強化生物多樣性
       3. 確保永續農業發展

對於目前農業部訂定的減碳目標,台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在環境資訊中心的採訪中分析,糧食生產系統造成的溫室氣體約佔全球三分之一,而台灣的農業排放占比只占全國2%左右,原因出在碳排計算不同。
 

國際上的農業排放是將運輸、飲食的排放納入,是一個完整的食農系統,台灣則是只看「農場內」的農業行為。他建議,台灣要跟上國際,就應該修改農業碳排計算方式,把「農場外」的碳排納進食農系統裡,例如讓食物浪費的碳排從廢棄物部門回歸食農系統,才能增加減碳的驅動力,也更有助於推動民眾謹慎採買與減少浪費。

 
 

143國簽署《COP28氣候與健康宣言》,學者建議台灣應研擬2050醫療淨零排放路徑

 

根據「健康無害組織」(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統計,全球醫療機構每年碳排放量高達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約占全球淨排放量的4.4%。而台灣,醫療產業即占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的4.6%,高於全球平均
 

高碳排的醫療產業加劇了全球的氣候變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指出,2030年到2050年間,每年將增加25萬人死於瘧疾、下痢等疾病擴散,營養不良和熱傷害等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疾病。而統計資料顯示,四分之一的死亡可以歸因於「可預防的環境原因」。
 

針對實體風險的部分,根據氣候風險數據分析公司XDI(Cross Dependency Analysis)釋出的報告中警告,如果各國未能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全球每12家醫院中就有1家將面臨因極端天氣事件而完全或部分關閉的風險

圖/XDI


 

在2021年的COP26上,各國首次以國家為單位提出永續醫療倡議(Health Initiatives),超過 75 個國家承諾發展具氣候韌性、低碳和永續的衛生系統,其中更有27個國家設定 2050 年前達到醫療體系淨零排放目標,包含英國、法國與澳洲等國。
 

WTO秘書長譚德塞更是表示:「氣候危機是一場健康危機,但長期以來,健康一直是氣候討論的腳註(footnote)。」有鑑於此,這次的COP28首次將「健康日」納入議程中,並舉行歷屆COP以來第一個氣候和衛生部長級會議。
 

在COP的首個健康日前,COP28主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宣布了《COP28氣候與健康宣言》(COP28 UAE Declaration on Climate and Health),該宣言在大會期間共有143個國家簽署,標誌著世界首次承認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為將衛生系統轉型為更具氣候韌性、低碳、永續和公平的衛生系統,《宣言》明確規劃了多項行動領域,包含:
 

       1. 建立更具氣候韌性的衛生系統
       2. 跨部門合作減少排放
       3. 最大程度提高氣候行動的健康效益
       4. 增加相關解決方案的資金
       5. 承諾將健康目標納入國家氣候計畫中(如國家自主貢獻、國家調適計畫等等)
 

對於作為台灣「排碳大戶」的醫療部門,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周麗芳與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邱泰源醫師在《醫療體系淨零排放的趨勢與策略》中提出了一些建言,以協助更有效地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2021年臺灣醫院的電力流向分析。(圖/《醫療體系淨零排放的趨勢與策略》)


 

他們建議政府應制定「台灣2050醫療淨零排放路徑」,協助醫療機構進行碳盤查與碳揭露,同時啟動「脆弱性與調適力評估」,並制定全面的「醫療體系國家調適計畫」。在能源管理及減碳技術方面,提倡再生能源使用、評估電氣化可行性,以及努力減少資源消耗、廢棄物和溫室氣體排放。
 

生物多樣性與國際碳市場仍將繼續成為討論焦點


企業將評估並揭露對自然的依賴與影響
 

在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方面,COP28也為「自然」設定了主題日。在當天除了有18個國家簽署由CBD COP 15主辦國——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起的《COP28有關氣候、自然和人民的聯合聲明》(The COP28 Joint Statement on Climate, Nature and People),大會期間也宣布了眾多重要的倡議與計畫,包括氣候紅樹林聯盟(Mangrove Alliance for Climate, MAC)、紅樹林突破(Mangrove Breakthrough)、珊瑚礁突破(Coral Reef Breakthrough)、航運突破,以及海洋突破等。
 

在最終決議的部分,Carbon Brief指出在最終文本中,全球盤點「強調」,到 2030 年制止和逆轉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將是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關鍵——這是第一次此類承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下獲得正式承認。.
 

對於企業,隨著2023年9月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於2023年9月發佈正式版,在COP28的自然日當天,超過150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宣布計劃在科學基礎目標網絡(Science-Based Target Network, SBTN)和科學基礎目標(SBT)的森林、土地和農業框架(Forest Land and Agriculture, FLAG)下設定氣候和自然目標。在這些框架下,企業同意增加對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投資,並開始通過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的框架評估、管理和揭露其自然相關的影響、依賴、風險和機會,建議企業先行做好準備以因應全新的「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浪潮」。
 

國際碳市場待 COP29 繼續商議
 

此次COP28在「國際碳市場」的討論上,根據Nature4Climate的報導,各國未能就通過《巴黎協定》第6.2條「雙邊交易」及6.4條「國際碳市場」的條款達成共識,將待於COP29再繼續協商。

巴黎協定碳市場機制待COP29繼續協商。(圖/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另一方面,針對自願性碳市場,一月份英國衛報的調查報導揭示了全球最大碳權認證機構Verra疑似造假,旗下的雨林保育專案(REDD+)碳權至少有90%不具有實質減碳貢獻,成為「幻影碳權」(phantom credits),甚至可能加速全球暖化。讓自願性碳市場所核發的碳權實質性與效益蒙上一層陰影。
 

有鑑於此,根據Eco Business的報導,在此次的 COP28上「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和「自願性碳權市場誠信倡議」(VCMI)等六個碳市場監管機構宣布,將合作推動自願碳市場作為氣候行動工具。此外,六個主要的自願性碳權標準制定機構,包括 Verra 和 Gold Standard,也宣布聯手合作以協調各自的標準,旨在提升自願性碳市場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並重建國際上對自願性碳權市場的信心。
 

台灣碳權交易所(TCX)於2023年8月7日正式揭牌成立後,其「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也於12月22日上線並實現首次交易,共27家企業參與(含金控子公司合計45家),共交易88,520噸二氧化碳當量之碳權。
 

雖然COP28未能就《巴黎協定》中的雙邊交易和國際碳市場達成共識,迫使相關議題推遲至COP29進行進一步協商。與此同時,自願性碳市場面臨著信任危機,因 Verra 等機構的爭議性行為引起擔憂,進一步凸顯了碳市場的監管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然而,COP28亦見到了一些積極的趨勢。自願性碳市場監管機構宣布合作,致力提升市場的誠信度,同時主要標準制定機構也宣布聯手合作,強調對市場透明度的承諾。在國際層面,台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和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的啟用展現了台灣對國際碳交易的積極參與。

本文獲「CSRone 永續智庫」授權轉載。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ESG理念

#COP 28#ESG#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溫室氣體#零排放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50

0.0872

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