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綜藝節目推手「中風病逝」!血管劣化了 1個月致死率破50%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李如茜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0/18 12:41
最後更新時間:2024/10/18 12:41
製作人張智皓中風病逝。(圖/翻攝自張智皓臉書)
製作人張智皓中風病逝。(圖/翻攝自張智皓臉書)

曾獲金鐘獎肯定的綜藝節目製作人張智皓於15日晚間11點多驚傳中風病逝,享壽60歲。消息傳出後震驚演藝圈。張智皓曾製作多檔知名綜藝節目,包括由胡瓜主持、開播長達23年的《綜藝大集合》,該節目於2004年榮獲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獎」,創下民視首座綜藝節目金鐘獎的紀錄。

據張智皓生前好友馬妞表示,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今年3、4月於台中舉行的春酒,當時張智皓精神奕奕,相約在台北再見。未料9月時,馬妞接獲張智皓弟弟簡訊,告知哥哥因中風住院。馬妞原預計最近要前往探望,卻獲知張智皓已病逝,她感傷表示:「來不及見他最後一面。」

 

血壓壓不下來、血脂沒控制 小心血管已經劣化

可能是太常聽到周遭有人中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廖家麟表示,許多人都誤以為中風後休養或復健就能康復,對中風的嚴重性及死亡率缺乏正確認知,事實上,中風的危險性極高,中風一直都是十大死因的前幾名,甚至僅次於癌症,是第二大奪命殺手。

出血性中風比較危險?梗塞性中風致死率也不低
 

廖家麟說明,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兩種,一般人都以為「出血性中風比較危險、死亡率比較高」,但其實不一定,出血性中風的預後取決於出血量及部位,若出血量超過30c.c.,或出血位置位於腦幹等重要區域,即使出血量不多,30天內死亡率可能超過50%。

至於缺血性中風,如果梗塞範圍很大,且阻塞在主要腦血管,造成大片腦組織缺血壞死,或呼吸中樞等重要部位受損,病人也可能立即死亡,或出現嚴重症狀如昏迷、偏癱等。如果來不及注射血栓溶解劑,嚴重個案甚至需要及時進行開顱血管取栓手術,避免腦壓過高導致神經損傷,患者30天死亡率約30%左右。

中風病患常合併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高

廖家麟提到,中風病人的死亡原因除了直接的腦損傷外,往往也合併其他全身性問題,如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由於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重疊,因此中風病人若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將更加提高。

3症狀血管劣化了,小心中風、心梗一起來

廖家麟指出,部分輕微的小中風可能症狀不明顯,病人僅感到輕微的頭暈、不舒服等,事後也未就醫檢查。這類「幸運兒」雖然當下僥倖逃過一劫,但背後隱藏的高風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卻也透露血管已經出現病變的訊號,未來仍有可能一再復發,不可掉以輕心。

廖家麟呼籲,民眾平日應注意飲食均衡、適度運動,並定期監測三高數值。如血壓都無法控制在正常值、血脂也異常,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局部肢體無力、麻木等3症狀,小心恐是血管劣化徵兆,不只中風,心肌梗塞等血管性疾病都可能出現,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檢查。一旦發生嚴重症狀如突發劇烈頭痛、意識改變、肢體癱瘓、顏面表情不對稱等,更應立即送醫急救,把握治療黃金時機。
 

切勿輕信偏方  腦中風應立即就醫最保險

廖家麟也提醒,民眾切勿輕信偏方,如懷疑腦中風時放血等,反而可能造成病情惡化。目前腦中風的治療如血栓溶解劑注射、血管取栓術等,都有賴醫師在黃金時間內及時判斷病情、給予適當治療,把握早期治療的契機,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所幸國內醫療資源豐沛,神經外科醫師密度更是全球前三名,民眾只要及時送醫,絕大多數個案都能獲得妥善的治療。

◎ 諮詢專家/廖家麟醫師

原文請見:金牌製作人中風去世 醫:3症狀血管劣化了,「這種中風」1個月死亡率達50%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綜藝星聞

#中風#血壓#缺血性中風#張智皓#製作人張智皓#金鐘製作人張智皓#金鐘製作人病逝#張智皓中風#張智皓病逝#張智皓中風病逝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17

0.0787

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