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在花蓮富里有機米產銷班第2班副班長范青富的帶領下,走進位在海岸山脈半山腰的水稻田區,只見范青富循著太陽光線照射,在整片綠意盎然的田埂以及剛插完秧的水稻秧苗之間,指出了一群生態嬌客「長腳蛛」。
「長腳蛛跟橙瓢蟲是在田間容易觀察,而且對農藥敏感的物種,一旦有不當操作或噴灑農藥等干擾,物種數量便會大幅減少,所以是非常適合作為生態指標的物種。」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范美玲表示,花蓮地區一直致力於推動友善耕作,農改場從2012年起研究水田生物多樣性,並與花蓮富里有機米產銷班第2班7位農友合作,發現有機田區的長腳蛛、橙瓢蟲族群的數量,足以反映這一塊水稻田裡面的一個生物多樣性,研究同時發現,田間生物多樣性的多寡,還跟田埂有沒有水泥化,也就是棲地營造技術有相當密切的相關性。
田埂栽種植被﹅綠籬等棲地營造技術,增加指標物種數量,完整生態系統。
慈心基金會推動綠保標章認證,讓消費者支持農民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