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宣布自25日起降準1碼,釋放長期資金約人民幣5300億元(約新台幣2.4兆元)。市場分析認為降準力道低於預期,意在緩解疫情造成的衝擊。
對於這次中國央行降準不降息,經濟學家則認為,市場對於寬貨幣預期有所降溫,短期降息動力不足,「仍需等待更強催化因素和更適宜窗口」。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15日發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決定於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為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持力度,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於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綜合上海證券報、中新經緯、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本次降準1碼的決定低於市場預期的2碼,顯示降準的目的旨在緩解疫情對經濟影響,整體態度偏向謹慎。
報導引述分析指,這次降準幅度不如預期的原因有三:
首先,目前銀行間流動性相對穩定,不存在較大的流動性缺口;第二,全球主要經濟體接續宣布升息,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將會對外匯造成降大的影響,因此制約了中國央行大幅寬鬆的進程;第三,經過近幾年的連續降準,目前中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位於較低的水準,降準空間有限。
除降準力道不如預期外,市場同時關注接下來是否會釋放出降息的消息。而多數經濟學者、分析機構普遍認為,雖然存在降息的空間,但是在短期內並不會發生。
報導指出,貨幣政策寬鬆窗口期仍未結束,仍可期待多種政策工具多管齊下穩定經濟。唯獨降息,「當前仍需等待更強的催化因素和更適宜的窗口。」
報導引述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在美國加大力度升息的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利率操作會相對謹慎,「加上中國目前利率水準基本能匹配經濟增速,因此進一步下調利率操作空間不大。」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報導中則提及不同觀點,他認為,降準不代表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被排除,「考慮到當前地產下行和疫情波動,降息更能起到扭轉樓市預期,直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作用。」(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