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4月底最新一季財報出爐,希捷(Seagate)的營收表現令華爾街失望,季營收低於分析師原先預期的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僅成長3%,發布財報後當天股價重挫17%。
反觀競爭者威騰(Western Digital),同期營收較去年成長64%。
5年前,希捷在傳統硬碟市場市占第一,營收高出威騰19.2%,是硬碟市場王者;5年過去,同樣面臨PC出貨量逐年衰退的威脅,兩者地位反轉,威騰翻身成為硬碟產業龍頭。希捷4年營收掉25%,威騰的營收卻不降反升,超越希捷。
今年初,希捷甚至宣布關閉蘇州廠,裁員2千人,去年連續推出兩波裁員,規模約占總員工數17%。
希捷明明是先進者,兩者到底在哪個決策點上做出不同抉擇,讓威騰有了後來居上的機會?
稱希捷為硬碟之王並不為過,希捷推出全球第一個5.25吋電腦硬碟,成為1980年代桌上型電腦的硬碟標準。iPod剛推出時,用的是希捷1吋的硬碟,《富比世》稱希捷的技術是「凌駕在全球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之上,成為數位相機和MP3播放器檔案的基礎。」
希捷和威騰原本做的都是傳統硬碟,傳統硬碟的運作原理是機械式的,需要馬達、磁帶等零件,但固態硬碟(SSD)的出現挑戰了傳統硬碟,固態硬碟比傳統硬碟更輕薄、節能、存取速度快、低噪音,固態硬碟將資料儲存在快閃記憶體中,運作原理更接近半導體,和傳統硬碟截然不同。跨領域而來的創新技術,對傳統硬碟市場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
其實,回顧希捷的決策,它並未犯太多錯,希捷持續在機械式硬碟領域創新,推出混合式硬碟和充氮硬碟,持續推出更大容量的硬碟。
甚至,希捷也很早就看到趨勢,創辦人舒加特曾在快閃記憶體大廠新帝(SanDisk)25年前瀕臨破產時,投資3千萬美元買下新帝25%的股份,當時他對新帝創辦人哈拉里說:「我相信固態硬碟未來將會變得非常重要。」
然而,希捷卻只持有新帝股份8年時間,就在2000年重組購併案中,其股份賣給軟體公司Veritas,錯過了一個扭轉命運的契機。時隔多年,新帝反被威騰買下。2015年,威騰不惜舉債逾80億美元,砸155億美元,相當於其當年淨利的11倍,買下新帝,這成了威騰拉開和希捷差距的關鍵,威騰這背水一戰,擁有了希捷缺乏的消費級固態硬碟產品線。
翻身希望:雲端物聯網擴增硬碟需求
雲端趨勢,現在給予希捷翻身的希望。在其研發中心所在地新加坡,希捷全球銷售及銷售作業資深副總裁鄭朝成認為,雲端和物聯網將是希捷未來的機會,隨著數據量增加以及越來越多企業雲端化,資料中心對硬碟的需求也會上升。
鄭朝成說,「雲端是這個產業目前為止,對我們來說最具破壞性的趨勢。」
只是,當資料中心需要越來越快的數據存取速度時,例如:固態硬碟的成本又逐漸下降,甚至快逼近傳統硬碟,資料中心是否會持續採用傳統硬碟,是現階段仍缺乏固態硬碟關鍵之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希捷,無法迴避的難題。
【更多報導】
34歲工程師升主管,加薪只夠每天買1個便當...一個上班族之死:誰說努力就有回報
多喝水不會軟化大便、多運動不會讓便祕改善...關於便祕你一直搞錯的幾件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7/06/01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