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台灣站在婚姻平權的邊緣

2016/12/02 09:05
圖/中央社

美國媒體「外交政策」雜誌報導,台灣站在婚姻平權合法化的邊緣,但社會看法分歧,亞洲能否出現首個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仍有立法長路。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11月30日以「亞洲何時才能見到同性婚姻合法,台灣站在婚姻平權合法化的邊緣,但社會高度分歧」為標題報導,台灣爭取婚姻平權的歷程與立法面臨的挑戰,報導同時為美國其他媒體轉載。

 


報導指出,雖然數10年來台灣支持同志權益的聲浪提高,但婚姻平權卻未見成果,許多地方政府開放同性伴侶登記與同志參加集團結婚,但這些作為沒有任何法律的保障。

報導寫到,對許多人而言,總統蔡英文當選與民進黨執政帶來更廣泛與重大改變的機會。蔡總統競選期間的聲明看來支持婚姻平權。她曾在臉書(Facebook)上傳彩虹相片,並首度提名跨性別的唐鳳擔任閣員,這被認為是接受非傳統性別角色的步驟。

蔡總統上任後面臨兌現選舉承諾的壓力,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執行長許秀雯說,「民進黨未在溝通婚姻平權議題上投入足夠資源,也沒有協調黨內歧見。」
 


對於修正民法與另立專法的爭議,報導寫到,法務部長邱太三有意於2017年2月提出「同性伴侶法草案」,國民黨在馬政府時期即有類似做法,這是在婚姻平權支持者與反對的宗教團體之間的妥協。另立專法不會改變當前婚姻制度的法律規定,政治難度較低。

外交政策報導,民進黨、國民黨與時代力量都對婚姻平權合法化提出立法方案。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與國民黨立委許毓仁的婚姻平權修正草案於11月17日一讀通過,隨後出現抗議聲浪。完成立法,使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仍前路漫長,審議期間可能有其他抗衡的法案、反對聲浪,甚至遭到杯葛。

許秀雯表示,同性婚姻法案這次能否過關還很難說,部分是因為民進黨與國民黨內部都有反對聲音。

報導寫到,立法委員辦公室外,爭取社會支持的努力持續進行著,這正是婚姻平權最需要的東西。

網路媒體女人迷主編Audrey Ko指出,現在有更多人表白他們喜歡同志,但不支持同性婚姻,因為他們認為同性伴侶會傷害傳統家庭價值。無論法案明年能否過關,起碼社會已展開對話,不再視同性婚姻為禁忌。(中央社)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更新時間:2016/12/02 09: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