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大熔爐的新感恩節餐 火雞之外新選擇

2016/11/22 20:00

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的祖先來自英格蘭。美國現任總統則是個非裔與白人的混血兒,而美國準總統的阿公因為不乖乖服兵役,被德國逐出國門,移民的原因有很多,17世紀英格蘭清教徒是因為宗教迫害逃到美洲,當他們還記得要感恩印地安原住民時,邀請對方一塊慶祝豐收,感恩節的傳統就這麼流傳下來,接下來帶您來看美國大熔爐下的新感恩節大餐。

 


荷蘭第四代移民瑪拉帕薩尼西:「美國明明就是個移民社會啊,我公婆在愛爾蘭馬鈴薯大飢荒時移居美國。」

既然美國是個文化多元的移民社會,那感恩節的餐桌上,菜色應該不會只有淋上楓糖與波本酒的烤火雞,世界各地的新住民自然會帶來家鄉味。

寮國苗族後裔黛安楊:「我們苗族文化中,非常尊重吃下肚的動物,所以宰殺火雞前會燒紙錢讓牠們帶著上路,下輩子不愁沒錢。」
 


越戰末期跟著美軍一塊撤離寮國的苗族移民,會在火雞上揉搓香茅以及檸檬葉。

寮國苗族後裔黛安楊:「火雞餡料是我母親準備的!」

而火雞裡面塞的餡料不是吐司丁,而是寮式炒米粉。

寮國苗族後裔黛安楊:「我的朋友會說他們家的烤火雞,是阿嬤、阿公傳下來的配方,但我們就是寮國第一代移民,要由我們創造食譜傳給小孩。」

亞洲料理文化博大精深,凌醫師是廣東移民的第三代。

中國廣東移民第三代卡洛琳凌:「我父親還記得小時候吃的中國烤雞,他對於味道的記憶力非常棒,經過他不斷的實驗與失敗,終於研究出我們家的感恩節火雞,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使用陳皮,是我祖母在中國年時就風乾好的!」

加入陳皮、生抽和老抽正是粵菜精神之所在,那麼同樣以美食自豪的義大利人呢?
 


義大利第二代移民卡蜜拉康特:「我們來自義大利莫利賽大區一個小鎮。」

康特家的烤火雞是充滿橄欖多酚的地中海風味

義大利第二代移民卡蜜拉康特:「我們家的菠菜餡料,是出生於南義的婆婆傳給我的,我姑姑還會煮一道傳統的餡料,而且我們家是把火雞對分成兩半。」

而從古巴移民美國56年的瑪格麗特奶奶,烤火雞的食譜入境隨俗,她堅持的是,感恩節大餐一定要有古巴傳統甜點flan,焦糖布丁,那是瑪格麗特奶奶珍貴的哈瓦那兒時回憶。

古巴移民瑪格麗特維勒斯寇:「我父母當時給我一個小廚房,我有一個褓姆叫多敏妮卡,她做的蛋糕是全世界最棒的!我總是和她一塊做蛋糕,自從我來到這個國家,我還是繼續烘焙古巴甜點。」
 


而瑪格麗特奶奶替古巴甜點找到美國好朋友,蒸烤出濃濃感恩節氣氛的南瓜焦糖布丁。只是一定得要有火雞才稱得上感恩節大餐嗎?兩伊戰爭期間在難民營度過童年的塔雅女士,和家人是在1990年代初期被安置到了田納西州。

伊拉克庫德族移民帕雯塔雅:「每當我們家吃團圓飯時,主菜一定是Eprax,尤其是過感恩節。」

Eprax就是蔬菜羊肉砂鍋,塔雅家的版本一定要有葡萄葉飯,而且庫德族吃團圓飯,還是堅持鋪桌布在地板上,全家人圍著一塊享用。

索馬利亞移民阿雅莫拉黎姆:「索馬利亞人不會上你家作客,除非你準備了米食,xawaash(調料)就是當你走進索馬利亞人的家,問到那個味道就知道他們在煮大餐了。」

這些感恩節不吃烤火雞,而是享用傳統菜餚的移民或是移民後代,都是希望藉由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家庭團圓日,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墨西哥移民薇洛妮卡嘉西亞:「在生活中實踐墨西哥傳統對我很重要,因為這樣我才會記得自己的根,並且提醒我我們家在美國篳路藍縷的過程。」

移民感恩的不只是祖先,還有美國這塊土地給予他們的機會。

印度移民拉哈凡伊爾:「印度料理的精髓就是,所有的食材都融合而且味道平衡。」

來自印度孟買的拉哈凡,21歲那年和美國明尼蘇達州小鎮男孩泰瑞墜入愛河,男友邀他回家過感恩節,一過34年,泰瑞的母親後來替吃素的拉哈凡烹煮素菜,而拉哈凡也替家人的感恩節大餐增添印度風味,文化融合就在這些移民的感恩節餐桌上展現無遺。

印度移民拉哈凡伊爾:「我和伴侶領養了兒子,他是非裔美國人,我的伴侶是白人,我家的感恩節餐桌不正是美國精神的完美展現嗎?」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更新時間:2016/11/22 21: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