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能否事先預測呢?科學家透過造影技術,開始探索犯罪行為,在大腦中的神經機制。人的大腦主要分為前額皮質、前額葉,以及邊緣系統,一旦人感覺受到威脅,首先啟動的就是邊緣系統,像是衝動型暴力犯就無法調控負面情緒,比較無法理解到自己的錯誤,科學家說,如果未來能從腦波資料,釐清暴力舉動的神經生理歷程,也許有助於矯正這一類的偏差行為。
為何人類會做出失控?甚至暴力的犯罪的行為呢?
旁白:「人類的行為是難以預測的,人們往往不經思考,就做出難以想像的事情,這就變成一個問題,你如何了解其中奧秘?你如何來剖析人類的行為?」
百年來包括心理學家,人類行為學者和社會學家都在找答案,希望能夠解碼人類的犯罪行為。無論人種不管年齡,每個社會似乎都曾出現,讓人毛骨悚然的罪犯,他們的犯罪動機是甚麼?能不能預測?專家說,這得先從人類的大腦談起。
神經心理學醫師貝爾:「作為一個神經心理學醫師,大腦裡的各部份,最重要的莫過於『邊緣系統』以及前額皮質、前額葉了,『邊緣系統』管理人們的情緒,影響包括記憶,以及讓人變憤怒或是積極的能力。」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感受到了威脅,大腦的邊緣系統就會啟動,但明明知道不可以使用暴力,為什麼卻會衝動犯錯? 大腦主導了人的行為,尤其是前額葉。
神經心理學醫師貝爾:「如果你的前額葉無法適當運作,你會有大麻煩,情況可能會變得很糟糕。」
專家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從大腦腦波分析,看看能否找出生理上的犯罪原因。
旁白:「自從出院之後病人承認,他有出現視覺和嗅覺上的幻覺。」
過去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意圖是幾乎不可能測量的,因為太抽象,不容易用儀器捕捉到,但現在有了腦步顯影技術,像是核磁共振造影,和正子斷層掃描等等,也許醫學界能夠解開大腦和犯罪間的秘密。
長期在獄中觀察犯罪行為人的心理學家說,很多外人看來犯行重大的罪犯,其實都有創傷症候群。
心理學家:「他們不只會有不安的感覺,還有很深的羞辱感,而且是被排除在外的,感覺是被推出人類團體的,所以這個時候你最好,能讓你周圍出現善良的好人,可以讓你感覺溫暖。」
用愛和關懷解救惡人,這也是很多宗教所提倡的道理,想預防或是預測犯罪,現在恐怕還無法做到,還是只能從教育下功夫。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6/11/02 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