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湧入瓜分資源 居民以工代賑自給自足

記者 陳和琳 報導

2016/07/22 22:42

因為飢餓、內戰等衝突,鄰近國家逃亡肯亞卡庫馬難民營目前收容人數多達22萬人,不管是經濟、人數遠遠都超過肯亞政府可負擔的範圍,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問題,肯亞地區乾旱導致農作物欠收,當地居民感覺資源被瓜分和難民衝突升高,因此世界展望會在這裡實施以工代賑的方式,幫助居民改善生活。

來到肯亞西北裂谷區的圖爾卡納省西部,放眼望去是一片廣大的乾燥沙質地。

 


記者陳和琳:「圖爾卡納省是肯亞最貧窮的地區之一,當地居民主要以放牧以及自給自足的農業為主,但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加上乾旱衝擊,讓原本貧瘠的土地更加惡化,居民面臨的糧荒問題越來越嚴重」

農耕作物有限,然而周邊國家難民不斷湧入,資源被瓜分,當地羅穆亞納村民被剝奪感更大,與難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繃。

為了讓兩方和平共存,2015年肯亞政府、展望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合作,針對缺糧家庭提供以工代賑方案。
 


記者陳和琳:「為了增加耕種面積,世界展望會在這裡想出的方案是將一整片乾旱土地圍起來,由居民挖土,在土地周圍蓋梯形堤岸,梯形堤岸兩側斜坡能夠協助雨水流到土地上頭,盡可能保留水分使農作物蓬勃生長。」

因為這裡一年降下的雨水大約只有115到650毫米,能不能留住稀有的雨水,關乎農作物生長。

肯亞圖爾卡納省居民Vincent Edome:「因為現在能種出更多牧草,我飼養的牲畜碰到乾旱也能活,我種的作物足以讓我們過活,至少現在1天可以吃飽3餐,也能負擔我的孩子去上學。」

在另一個社區使用栽坑耕作方式,將整片土地挖成一個個坑洞,將坑洞的中上層土壤混和羊糞後回填,使得土壤變肥沃,凹槽同時鎖住水分,蹲坐在地上的清一色都是婦女,這是當地族人的傳統,成年男子外出放牧、女性務農,開心的在高粱田裡又唱又跳,這就是他們辛苦2個多月的成果,比起以往農作物歉收,如今有了穩定的經濟作物,以工代賑讓作物生產多樣化,家裡的食物充足了,男性外出放牧壓力減輕,一家人團聚時光也變多。

世界展望會同工Penina Ebuke:「他們會離家3到4個月,降雨時候他們才會回家,如果沒有雨水他們會遠至烏干達尋找牧草。」

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同時建立起居民的信心與能力,自給自足的生活讓他們不求於人,活出自己的態度。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的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更新時間:2016/07/22 23:5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