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為何讓女生有當媽媽的感覺?

作者 吳馨恩

2018/01/31 16:10
圖片來源/TVBS資料照片

這陣子最受討論關注的手機遊戲《旅行青蛙》,這款遊戲在只有日文的情況下就在中國大受歡迎,這股風潮不久前也吹到台灣來,大街小巷都在討論青蛙怎麼不回家或是不出門旅行。

 

遊戲獨特的「放置系」設計,玩家不需要做很多操作,也不用為青蛙做太多決定,只要為青蛙準備行李(便當、護身符等)等青蛙出去旅行,回家的時間是隨機的,等牠寄送旅遊照片回家,或是旅遊結束才回家,偶爾還會帶些伴手禮回來。

 

根據一些媒體報導,玩家多半是年輕女性,喜歡這款遊戲的理由普遍是因為「有當媽媽的感覺」跟「可以讓青蛙完成自己不能做的事情」等,這樣的說法正反映出現代社會年輕女性的普遍困境。

 

由於低薪、高工時、高失業率、高物價及高房價等問題,甚至是前陣子的勞基法修惡,加上公共托育設施與人力嚴重不足,即使許多年輕女性夢想有家庭與孩子,也多半不像上一個世代的婦女可以安心地結婚生子。

 

也因為少子化的緣故,現代亞洲男性普遍「媽寶化」、「巨嬰化」,且台灣至今仍然沒有通過婚姻平權跟單身女性進行人工生殖

 

單身收養的條件又相對上過於嚴苛,導致能夠「擁有孩子」過去如此看似單純的心願,卻已經成為年輕女性(包含單身女性與女同志伴侶)遙不可及的夢想。

 

加上亞洲社會中家庭從小高度監控女兒的文化,許多家長還是會限制女兒「哪裡不能去」、「何時要回家」等,即使女兒已經成年,還是可以打著「關心」與「保護」女兒的名義,處處限制女兒的人身自由

 

導致許多女性不堪這種壓力、感覺喘不過氣來,夢想有天可以擺脫束縛,所以「遠走高飛」(出國遊學、打工度假等)是很多年輕女性理想的生涯規劃。

 

令人遺憾的現實是,由於從古至今、全球化的性別不平等,女性更容易成為暴力襲擊、集團犯罪下的受害者

 

即使年輕女性有幸能擺脫原生家庭束縛,有機會可以出去旅遊喘口氣,也需要對街頭騷擾、性暴力、人口販賣等問題提心吊膽,導致很多富含人文歷史的地方(印度、埃及等)都沒辦法自在地去。

 

若綜合社會學、心理學及性別研究的角度進行分析,由於社會上種種對女性的發展限制及不平等對待,女性更容易將自身價值建立於母職,並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因此能夠讓小孩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成了許多女性一生的期盼。

 

如今,小青蛙填補了年輕女性面臨這樣困境下的受傷心靈,盼望有天現實中的女性也能像小青蛙一樣,自由自在、安全舒適地去各種自己想去的地方。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吳馨恩

  • 一名跨性別女子(出生時登記為男性,生理陰陽人,心理認同是女性,青春期開始以女性的身分生活),自幼因跨性別身份遭受兒虐與家暴,14歲家暴逃家被性侵害,16歲從第二志願高中因校園霸凌休學,因緣際會踏入社會運動,喜歡閱讀女性主義,在台灣致力推動反暴力的跨性別運動與婦女運動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