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育兒觀念」不同時,用這招心機但溫柔的克服!

作者 咪妮媽咪的生活手札

2017/04/02 12:10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三代同堂共享天倫之樂,看起來很美好,歷經爸爸和公公相繼離世後,我也真正體會,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因而更加珍惜婆婆身體健康能和我們同住這件事。

跟婆婆住在一起,其實很多時候也受到許多幫助,心裡是很感恩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親子教養這條路上,老人家有些時候會成為阻力哪!尤其,同為媳婦的應該有感,媳婦難為啊,除了不敢忤逆婆婆之外,有時直接的溝通還可能引來更大的問題,著實讓人卻步。

兒子從小到大,總是免不了會有表現不好或做錯事的時候,又或者,其實也只是做了「大人不喜歡」「大人覺得不應該」之類的事,但終究,不是什麼嚴重的過錯,可是老人家一出口,話就不是那麼好聽了。

例如:兒子回家後偶爾會把外套一脫,隨手就丟在椅子上,阿嬤就會罵他規矩怎麼這麼差!抑或,兒子吃飯時總是喜歡邊吃邊跟我聊天,阿嬤吃飽了我們還在吃,阿嬤就會罵我們太多話,一頓飯也吃那麼久;再不然就是,阿嬤趕著出門,兒子還在堅持他要自己穿鞋而擔誤時間,阿嬤就會唸說怎麼這麼囉嗦!諸如此類的大小事,不斷在日常生活中上演,相信大家一定也覺得熟悉。

以前,我雖然不喜歡聽見阿嬤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孩子,但也只能跟自己說老人家就是愛碎唸,這把年紀了,要改變她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所以只好請先生找機會多跟媽媽溝通,膽小的媳婦心理,其實沒有太過積極處理這些問題。

直到有一天,上了小學後的兒子,在學校因為做錯事被老師罵,回家阿嬤再念一次,接著我跟他溝通的時候,他就很難過的哭著跟我大喊:「你們都覺得我不乖,我去死一死算了啦!」當下,媽媽的震驚難以言喻,心裡覺得好愧疚也好心疼,什麼時候,兒子被逼到有這種心態產生,我居然不知道!?

抽絲剝繭,我發現平常這些我們認為的小事,其實一點一滴,都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跡,被責備了被否定了,他們心裡是受傷的,當這些傷害累積到無法負荷,就造成行為的偏差了!

不幸中的大幸是,兒子只是大哭喊出他的悲傷,並沒有真正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幸運的是,我及早發現了這件事,並努力找出問題點來幫助他。接下來只要有機會我就把握,慢慢消除他心中的內憂外患⋯⋯

第一步:轉換負面能量,找回失去的自信心

首先,內憂的部分,孩子的自信心已經受損了,我希望能協助他重新建立對自己的肯定!

在每次阿嬤說出不恰當的言語之後,我會告訴他,阿嬤其實不是覺得他不好,只是不懂得表達,阿嬤也只是希望他能更好,並鼓勵他相信他,說真的,從兒子身上我發現,爸媽願意相信孩子可以做好這件事是多麼的重要!也跟他說明,阿嬤年紀大了不小心就會碎碎念,她現在又沒有上班,每天待在家裡總是比較無聊,所以一點小事就會一直念,我們就體諒她一下吧!而且,只要我們把事情做好,下次就可以避免相同的事再次發生了。

某些時候,我們總是以為孩子不懂,也擔心跟他們說這些事好嗎?但其實,孩子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成熟,與其讓他們胡思亂想產生惡性循環,不如把他們當小大人一樣慢慢溝通,也讓他們學習體諒家裡的老人家,說實話,學習如何把外來的負面能量轉換,也是一門重要學問呢!

第二步:用正面引導方式代替反效果的言語管教

接著是外患的面對與處理,這其實滿考驗媳婦這角色的,我必須把雷達打開,當發現婆婆出現不開心的情緒,或發覺婆婆即將開口碎唸小孩時,要早一步做出處理,重點是,溫柔而堅定的告訴孩子規矩也同時傳輸觀念給婆婆,有技巧的處理!

例如上面提到的,當兒子回家後偶爾偷懶隨手丟外套在椅子上的時候,我會馬上說:「媽媽知道你今天很累,但順手把外套掛好的規矩還是不能忘,趕快掛好就可以坐下來休息囉!」第一句話「同理」了孩子累的感受,也告訴婆婆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接著「提醒」孩子該有的規矩,並讓他知道事情早點完成就能早點休息,最重要的是,整個過程中我們給孩子的是正面的引導方式,而在這之中,婆婆看見我們有在教小孩,其實也就不太會接著唸了。

孩子們其實很聰明的,也許這些事不是一次就能訓練成功,但是,從事情發生後的反省檢討,到事情發生當下的自我察覺,直至最後事情發生之前就能衡量後果,漸漸的,他們會去思考並了解怎麼做能夠減少被罵的機會,也能夠學會察言觀色,縱使不小心忘記規矩,當媽媽提醒了,自己就該要有自覺了,這能力其實日後在學校還滿受用的!

自古以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婆媳問題加上親子教養觀念的不同,那層層糾結的問題更是難解,但為了我們的孩子,媽媽必須當自強,靠自己的智慧關關難過關關過,一起加油吧!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4/02 23:54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咪妮媽咪的生活手札

  •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人生的前三十年為了賺微薄薪水每天從早忙到晚,兩年多前因為父親和公公突然相繼離世,深深體會到人生苦短,該為自己留下更多美好回憶,不希望最後只剩遺憾。為了孩子學校的狀況決定辭職專心陪伴,雖然經濟壓力很大,生活很辛苦,但看見孩子臉上的笑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