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有公主病?分清楚依賴與任性是兩回事…

作者 Roy

2018/02/05 17:21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歡迎來到Roy的專欄。

 

在上一篇專欄我們談了「支配者」,有廣大的女性讀者感受深刻,甚至驚覺自己的朋友圈幾乎已經完全消失,準備開始起身反抗。

 

但仍有一些女性好像執迷不悔,總是輕易地被男友控制,就跟上一篇專欄我的那位女生朋友一樣,幾乎每一任男友都是支配者。

 

所以今天我想說的是,如果妳也是這樣,那妳很有可能就是愛情中典型四種人格的第三種 —— 「依賴者」。

 

舉個普遍的例子,我有一位女生朋友,她的公司樓下就有捷運,下班只需花十分鐘,坐兩站捷運就能到家。但她總希望男友可以開一小時的車來接她下班送她回去。

 

剛開始她男友也都會願意來接她,不過日子久了就覺得這樣有點累,而且太不經濟。於是她男友就跟她商量下班後能不能自己回去,這樣也替女方自己節省了許多時間,不用老一個人在公司等上一個小時。

 

當下那位女生聽聽也認為男友說的全都沒錯,但一轉念就跟男友提了分手。結果男友先是一頭霧水,接著就雷霆大怒,於是他們就真為了一件這樣的事情而分手了。

 

想想,妳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人?還是妳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事實上,剛才那位男友真的搞錯了,因為他女友真正要的並不是回家的效率,而是藉由男友願意讓她依賴,來證明自己的魅力 —— 這就一個典型「依賴者」的內在邏輯。

 

簡單來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渴望能獲得別人的認同,但我們刷存在感的方式卻都不一樣。可有些人,因為童年的因素,讓她們只學會了一種獲得別人認同的方式,於是她們經常忽略事情的真相,只是一昧執著於同一套相處邏輯。

 

所以在依賴者的眼中,她們唯一能找到自己價值的方式,就是對方願意無止盡地照顧她,幫助她,保護她。

 

 她們認為「自己夠軟弱」才是對方的真實需求。 

 

而這種觀念的形成通常始於原生家庭,父母都有著極強的控制慾,希望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只要孩子願意聽話,就能獲得獎勵或更多的照顧,但若孩子稍微表現出獨立意志,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會被父母懲罰或威脅。

 

於是孩子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人生體驗,就是只有依賴才會獲得好處,獨立是不受歡迎的。

 

因此這些依賴者甚至不介意你把她當成一個完全無法獨立的人,而每當她從你身上獲得一次依賴的成果,就會覺得自己在你眼中還是漂亮的,可愛的,被喜歡的。

 

反之,只要提出的要求被你拒絕,她第一個想的不是這件事有沒有道理,而是我是不是變得不漂亮?不可愛?不被喜歡了呢?

 

而這也是為什麼「依賴者」在感情初期很容易跟「支配者」相處的比較契合,因為她們從小就習慣了這樣的權力遊戲,所以在適當的控制慾之下,她們反倒認為自己獲得了對方的認同。

 

不過,所有的關係都無法處於極端狀態,所以依賴者與支配者的良好關係,時常只出現在一段感情的前期。

 

而當感情走到了中期階段,如果依賴者不懂得收斂自己的依賴行為,或支配者不懂得約束自己的控制慾望,那這段感情就終將無力維持。

 

但最可怕的是,許多「依賴者」與「支配者」很容易陷入一開始交往極度契合的錯覺,結果瞬間閃婚,甚至懷孕生子。而這樣的情形最後往往都不歡而散,或雙方為了家庭孩子處於一段極為痛苦的婚姻關係。

 

現在,妳看出自己是公主病?還是依賴者了嗎?

 

我是Roy,我們下次專欄見。

 


#依賴者的具體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我們分手。而依賴者的形成,常是因為父母都是支配者,所以從小就誤解依賴是最佳的生存方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Roy

  • 夜店與餐廳經營者/劇本寫手/專欄作者。對啊,一不小心就在夜店耗了十一年,但我不為這樣的青春感到絕望。為什麼?因為我每天都還在苦惱明天如何能活得更好。真正的絕望不是恐懼,是喪失目的。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