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臥蠶還是眼袋?超詳細解析,還不進來看!

作者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2017/08/25 15:27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眼睛是靈魂之窗,在外型上想要有吸引力,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之一。但大家總不可能一直盯著你的眼睛裡面看,再看也不會看到靈魂啊!所以視覺上,眼睛周遭的結構、組織,都會影響眼睛整體的外觀。

現在就拿出你的鏡子來,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把你的羞恥心完全丟掉,我們開始學習囉!

臥蠶、眼袋、淚溝、印地安紋、瞼頰溝怎麼分?

首先先看這張圖:緊連著下眼瞼的長條突出是臥蠶,臥蠶下方的這區域是眼袋會長的地方,眼袋下方靠鼻子這一側的是淚溝,淚溝往外、往下延伸的是印地安紋,淚溝往眼睛外側這邊斜上走去就是瞼頰溝。

講解剖之前先講一下眼妝的基本原則。對這些位置有概念之後,基本上,化妝品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非侵入性的暫時性醫美」。

上面提到的這些結構的立體程度,決定了眼部的明暗程度。我們都知道,凹陷的地方會暗,凸起的地方會亮。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大家喜歡臥蠶,因為那會讓你眼睛更亮眼,有神韻。

而大家不喜歡淚溝,因為凹陷就會暗,眼神就會黯淡,顯出老態、疲態。所以大家在化妝的原則,就是把凹的地方讓它亮一點,過度突出的地方暗一點,就可以用妝容做出暫時性的醫美效果囉!

大家畫臥蠶不要手滑把眼袋也畫亮,那只會讓你眼袋更大顆啊~~~~

臥蠶是什麼?

拿起鏡子看看,貼著你的下睫毛,會有一整條大約寬度大約0.2公分到0.7公分左右,微微突起,用手摸起來軟軟的東西,那個部位就是臥蠶。

有些人會說,「我覺得妳的眼睛會笑」,在我唸醫學院以前以為這個是唬爛把妹爛招,雖然很好用。後來才發現,所謂的「眼睛會笑」,可能就是好看的臥蠶,加上眼尾輕輕的上揚的感覺。

構成臥蠶的東西其實是眼瞼板閉眼肌(眼輪匝肌)的一部份。雖然摸起來軟軟的,但他真的是肌肉喔,但是是很細微的肌肉。

臥蠶的黃金比例?

有些人主張,臥蠶寬度/(上下眼距+臥蠶)= 0.4 左右是所謂的黃金比例。但這並沒有一定的共識。例如你可以去google羅志祥,他的臥蠶就很大尾,但眼睛還是有點電。(先承認我不是小豬迷,但他的眼睛算好看的)

最近臥蠶會很流行,大概跟韓星崛起有關,很多韓星都有明顯的臥蠶,看起來就是比較迷人,但是到底什麼樣的比例最好呢?還真的沒人知道啊!

臥蠶過度肥大處理:肉毒桿菌,讓肌肉放鬆,就會變小尾啦~

臥蠶如何增加?注射脂肪或玻尿酸,也可進行手術填補

如果臥蠶太小,可以考慮注射填充物質,玻尿酸或脂肪都有人打,但是這地方很小,很難控制,所以打完最大的問題是「不滿意度高」。所以事前一定要溝通清楚,不然到時候吵不完啊~

外科手術進行填補也是一個方式,常用的材料有脂肪、軟骨、肌肉,或是Gortex這類的植體。

臥蠶是一塊肌肉,那可不可以把他練大呢?臥蠶基本上是眼輪匝肌的眼瞼部,但是大家不要以為他是肌肉,你就可以控制它,在你身上你無法控制的肌肉多得是,這塊肌肉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你笑或不笑,他都隨時維持著收縮的狀態。所以臥蠶笑或不笑都會有,但是笑起來會更明顯。(因為其他肌肉的相對動作)至於他會持續維持收縮的原因,可能是一種保護眼睛的機制。也就是說,如果有東西要飛進你眼睛了,你可以瞬間就閉上眼。這基本上是反射,都說是反射了,就是他不受你控制的意思了。那你還覺得你可以真的有效練大他嗎?

眼袋是什麼?

眼袋就在臥蠶的正下方,一直到眼眶骨下緣,呈現一個倒三角形。

我們先看左邊,這是一個年輕人的眼睛的矢狀切面。

大家對的上面的圖看,黃色的部分是眼窩脂肪,脂肪前面的一條紅色肌肉,是眼輪匝肌的眼瞼部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palpebral part,脂肪下面那塊是眼眶骨的下緣,藍色的是下眼瞼板 inferior tarsus,肌肉跟脂肪中間那個白色的結構是眼眶隔orbital septum。

在年輕的時候,眼窩脂肪是不大會突出來的。但隨著年紀變大,眼輪匝肌的萎縮、眼眶隔變弱、眼窩脂肪的增生,再加上眼眶骨的流失,還有中臉蘋果肌這邊的脂肪、肌肉下垂,自然而然眼窩的脂肪就突出來,變成一塊明顯的眼袋了。

如何區分眼袋跟臥蠶?

來,笑一個。

如同剛才說的,臥蠶是眼輪匝肌的一部份,所以你笑起來的時候,臥蠶會特別明顯。而笑的時候眼袋反而會比較淡化。所以如果你笑起來,眼睛下面比較明顯,那恭喜你,應該是臥蠶。如果笑起來反而不明顯,那哭哭,應該是眼袋。

但是很明顯的同學也不要太興奮,因為臥蠶跟眼睛還是要有一定的比例才好看,通常比0.7公分還寬的胖臥蠶,就不一定真的好看了…

眼袋嚴重程度的分級

基本上分為五級,第一級就是你目視可見的小範圍隆起,最嚴重的第五級就會伴隨皮膚鬆弛、明顯的淚溝和超大超垂的眼袋了。

如何預防眼袋

有些人是很年輕就出現眼袋的。這種眼袋,基本上是遺傳。都跟你說是遺傳了啊…所以「沒有辦法預防」(已哭)

至於老化型眼袋,在你看懂解剖之後,就會知道目標必須放在讓局部的血液循環好,讓眼睛多休息。但是坦白說,預防的效果還是很有限,這還是很吃遺傳的…通常爸媽很嚴重的,孩子大概也難躲掉。

日常生活中可以試著做這幾件事情:

正常作息、避免熬夜。

避免過度用眼。每15-20分鐘記得讓眼睛休息一下。

有空就做眼部按摩,或搭配熱敷,促進血液循環。

眼袋的治療基本上一樣就是分成注射填充物質跟進行外科手術。

注射填充物的原理基本上是補足眼眶骨流失的部分,並補足眼袋跟臉頰中間的凹陷處。這對於還不是很嚴重的眼袋可能有效。

但是如果已經是嚴重的眼袋,那就必須手術處理了。手術要做由外而內大概是把贅皮切掉、把筋膜固定、把肌肉提升、把脂肪抽掉。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要注意不要不小心把臥蠶幹掉,如果有多的脂肪也可以考慮填到淚溝。

淚溝是什麼?

在眼袋的下方,跟蘋果肌的上方會有一個凹陷處,就是淚溝(Tear trough)。這條深深的淚溝也深深讓許多女性朋友困擾啊…因為凹陷的關係,往往會讓黑眼圈看起來更明顯,人看起來也更累,真的是「累溝」。

 

淚溝雖然看起來只是一條凹陷,好像補起來就沒事了,但其實淚溝的處理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旁邊的韌帶、肌肉、脂肪相對的關係很細緻,一搞不好就會打出一條毛毛蟲,或者腫腫一塊。

眼袋跟淚溝常需一起處理

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淚溝跟眼袋是相連在一起的結構,彼此是一個立體的關係。有人突起,另外一個就會相對凹陷,這應該不難想像。所以在治療上,一定要把附近的解剖構造通通一起考量進去喔!

印地安紋與瞼頰溝

通常大家比較容易注意到淚溝,因為他通常比較凹陷,也靠近眼睛,會是注意的重點。但是淚溝延著眼眶骨往外上延伸,有時會出現凹陷,就是瞼頰溝。

淚溝跟瞼頰溝基本上以瞳孔正中央做為分界。而淚溝再往外下延伸,若有凹陷處,就是我們說的印地安紋。這兩個凹陷基本上就是體積的流失以及旁邊的肌肉、脂肪的相對關係造成。平常這兩個凹陷不容易被看見,但是在補淚溝或處理眼袋的之後,有時候因為這兩個地方補平了,反而讓印地安紋與瞼頰溝變明顯了。因此在做治療的時候,最好別忘記評估這兩個凹陷處,如果有需要,可以適度補上一點玻尿酸或脂肪,會讓效果更滿意。

今天這堂解剖課有點硬,實在有點燒腦,不好意思啊~~~

 

>>更多完整文章,請點此

>>了解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辦報計畫,請點此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8/25 19:4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 醫師、藥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組成的優質醫療保養知識網站。堅持實證醫學精神,拒絕廣告業配置入。臺灣需要一個專業不受廣告影響的醫療媒體,請支持我們的作夥辦報計畫(訂閱超連結 fund.medpartner.club )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