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影評析】《台北物語》以品質的粗劣諷刺台灣!

作者 雀雀

2017/06/06 13:58
▲圖片來源/《台北物語》預告片

靠!《台北物語》黑又紅喜金A!

《台北物語》在台灣影壇颳起一陣旋風,也帶來不少爭論。一部約僅用12個工作人員、低成本製作的電影,從海報、預告發佈時的廣被恥笑,到後來以「靠片」與「奇片」之姿不斷在戲院延長上映時間,造成影迷以參加金馬奇幻影展似的嘉年華心情前往朝聖,其所引發幻境般的觀影熱潮,堪稱2017年最驚奇、也最值得探討的台產電影。

《台北物語》所帶領出來的風潮絕非電影發行公司成功的負面行銷,更非導演的刻意搞笑,事實上,若你在狂笑之後還行有餘力,可注意導演黃英雄其實很在細節上很用力,並用盡心思地為人物背景與故事發展做出交代,就連突兀的「他愛我!他不愛我」、「三人手錶對時」都可能與前後劇情有所關連,戮力著墨於超越人性的人性。

只是劇本與想法是一回事,實務與執行又是另一回事:本片從攝影、打光、收音到剪接,無一達到影壇主流美學上該有的標準,加上復古敘事邏輯、瓊瑤年代的對白,加上演員群幾乎一致的生硬演技,皆輕易讓觀眾可辨別出其品質的粗劣與荒謬。但絕妙的是,《台北物語》故事核心就是在諷刺台灣社會與政治,扭曲的觀點與可笑的現象,荒謬文本搭上均質低落卻又協調無比(因為都很爛!)的質感,黑到翻紅,成就了一次台灣影壇的荒唐奇蹟。

有趣的是這部所謂的爛片所投下的震撼問號彈,竟遙遙呼應世界電影殿堂坎城影展今年的競賽爭議風波,這一題就是「電影是否該在電影院放映?」今年因兩部Netflix出資的,奉俊昊執導《玉子》Okja、諾亞鮑姆巴赫導演的《The Meyerowitz Stories》都入圍了坎城競賽單元,卻不在法國電影院先行上映而是在其串流平台上優先播放。

坎城官方受限於法國院線壓力,決定2018年後的主競賽電影都需要符合在法國院線先上映的規定。評審團主席導演阿莫多瓦甚開砲「不打算上戲院的電影,就不該拿金棕櫚獎」。然而回頭來看《台北物語》的觀眾,他們在散場時多帶著愉悅與輕鬆的神情走出戲院,這群人在影廳中產生電影與人、人與人的共感盛舉經驗,更是現今台灣院線少見,大概只有每年金馬奇幻影展《洛基恐怖秀》的狂歡場能產生相同的效果。

部分抱持懷疑或批判心態進到戲院的人,也多半能從極度的厭惡、排斥,但卻逐漸的接受、習慣導演所給的一切,進而投入或防衛地用笑聲去對抗電影。而這一切觀影行為都只可能在無法閃躲的密閉空間,並和大批觀眾為伍才得以發生。這是影院的魔力,也是大銀幕必須存在的另類證明。觀眾當然可以選擇中離,但若你都已經買票進場,不是為了電影而是為了見證影院狂歡榮景,也該留下來看完。

《台北物語》另外帶來的,是誰能創作的省思。他超高的網路聲量,讓不少人憂心且厭惡,認為為何要花時間在爛片上?對台灣電影環境並非正面影響云云。電影有好壞,但沒有一定的標準,任何可以滿足填補觀眾內外在所需的電影都有其價值性。

黃英雄導演無心之下,剛好填補了觀眾對於市面上電影題材類型的匱乏感。對於創作者而言,拍片的自我滿足與夢想實踐之後便是作者已死,從這觀點來看,戲院以外的社群網站、影音平台都有優秀作品存在,在這個時代,專業本就不該再是創作的障礙。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6/06 14:50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雀雀

  • 本名簡盈柔,台南人,台灣交通大學建築所畢。影評修行者,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台北電影節媒體評審暨部落客評審、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文章暨聲影散見於台灣各媒體平台。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