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隱形焦慮者」嗎?他教你3分鐘認識焦慮,讓心慢慢變強大。

作者 書是活的

2017/05/10 10:07
▲圖片來源/《百日告別》劇照

(作者/海苔熊:台大心理所碩士,喜歡大家叫他海苔熊,是一種結合可愛與可口的動物。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你的心裡曾經出現下面這些聲音嗎: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我不可以停止努力,因為停下來,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給取代。」

「再這樣下去就完蛋了,我一定要做點什麼才行!」

「這世界上,『果然』沒有人是真的愛我的……」

當你出現這個聲音的時候,你可能會搖搖頭跟自己講說不要想了,你可能轉身立刻就去工作,你可能一直跟自己說不要想,但是還是困在這個漩渦裡面逃不出來。然後朋友就開始問你了:「你怎麼了?有什麼事情說出來,大家一起幫你想辦法?」

「我不知道怎麼說……」你說。

其實,你真正的感覺是「不想說」因為你知道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的,也不是靠「想辦法」,就可以解決的。

上面這樣的經歷熟悉嗎?是什麼讓你變成一個,總是有很多的擔心,卻不知從何說起的人呢?

「人生是一條漫長、面對失落的過程,當我們好好的理解這些傷痛,我們的心也會慢慢地變得強大。」皓宜說。所以,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些焦慮吧!

●什麼是隱形的焦慮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我不可以停止努力,因為停下來,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給取代。」

其實,這些句子都是隱形的焦慮。說到隱形的焦慮,就要不得不談到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根據我的經驗,兩者並沒有任何關係,恭喜你浪費了3秒鐘在這3行(不要打我XD)

好啦,我想你大概早就知道,很多焦慮都是來自於原生家庭,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焦慮是從何而來?讓我們想想下面幾件事:.

—「家和」,真的萬事興嗎(本文感謝民視 沒有贊助)?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沒事的夫妻或親子,是真的沒事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家人失望?

—你家裡面有所謂的「好人」嗎?總是事事替其他成員著想的他們,真的過得好嗎?

你家的書櫃大概再也不缺任何一本責怪你爸媽的書了。不過,在了解那麼多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口之後,你真的有「變好」嗎?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你知道你自己大大小小的創傷和狀況,但卻還沒有「變好」?

或許,其中一種可能是,你並沒有真的「懂」,那些傷口來自於哪裡。

●原生家庭的隕石坑

其中一個原因,是你還不夠「真正」的知道。我記得有一個心理師跟我說,「覺察就像是超商的集點,在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覺察之下,可以換來更深的覺察。」(好啦雖然聽起來有點悲觀,因為根本就是無盡的任務呀!)

從Klein的客體關係的角度來看,從你開始呼吸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依附需求。可是,既然有需求,就有可能會有需求不被滿足的時候,這個就叫做「失望」。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當中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失望(我在寫這句的時候我女朋友翻了一個 厭世動物園式的白眼,然後說:這不是廢話嗎)。

不過,如果我們真的仔細看這個失望,就會發現他其來有自。很多的失望,是源自於小時候在家裡的不滿足。皓宜認為,對家庭等到失望的,有3種孩子:

1. 需求沒有被父母回應:有些孩子是「再怎麼叫都不會有人聽到」的,也就是Diana Baumrind的漠不關心型,他們渴望的東西往往很簡單,但卻總是被「別想太多,乖乖讀書」或「走開啦,沒看到我在忙嗎?」等等忽視的話給跳過,在一個空殼子家庭裡長大,外表活得很好,但心理卻很匱乏。

2. 高度敏感的孩子:你一定聽過一種說法是,當家庭衝突不斷的時候,孩子就會過度早熟。但我認為比較貼切的說法是,在高度情緒張力(high emotional expression,High EE)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就感染父母身上的焦慮,或是把原先屬於爸媽的責任,以為是自己的責任。

長大之後,心裡面就會內建像開機音樂一樣永久保固的聲音「我們家會這樣,都是我害的……」、「是不是我要求太多?如果我不出生就好了……」、「我得把一切搞定,不然就糟糕了!」。

3. 家庭有災難或創傷:大的創傷如父母離異、家庭破碎、或是目睹家暴、家內性侵等等,一般的慢性凌遲如重男輕女、以偏概全、偏心手足等等,都會讓孩子懷疑──我真的是值得被愛的嗎?如果我值得,那為何我這麼努力,你們卻不愛我?

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和家人的關係就會變得非常矛盾,「相愛又相恨,彼此了解卻又寧願陌生」,這種矛盾形成一種「隕石坑」,那些不被滿足的、曾經失去的、沒有被看見的、沒有被好好照顧的,就像是一個洞一樣,而且是具有引力的洞穴,你越是讓自己假裝看不見,眼睛業障重[7],就越是會在你心中的一個角落默默地和你招手。

皓宜說,既然是隕石洞,就代表它是有引力的,那些過去沒有被好好回應的需求,它會吸引各種渴望、你會不知不覺地哀悼過去,掉進思考的漩渦裡。你可能反覆遇人不淑(強迫性重複)、困在同樣的癥結點當中無法脫出,或是可能像扎瓦耶多藍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一樣,將自己的痛苦童年拍成一部又一部驚悚又揪心的電影。

離婚常常被污名,但事實是,離婚本身不是造成孩子痛苦的元兇,長期的衝突才是,有些時候甚至不離婚更糟糕,真的要說的話,離婚前2年的壓力反而是最大的。

你當然可以繼續帶著假面具過活,但你可以問問這些帶著面具的日子的你:真的快樂嗎?

由於面對焦慮是痛苦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麻木,反正看不見,就不痛了。改變的起點就是承認痛苦[7]。當你可以承認痛苦,也才可以享受快樂。問題是,要怎麼才能痛苦呢?首先要先認識痛苦呈現的樣有幾種類型。

根據皓宜的說法,人從出生開始,焦慮就存在了,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沙威核的概念,當你沒有真正面對他,它就會不斷地增長。

焦慮是種很弔詭的東西,當你越是想要避開他、利用切割、消減的方式讓它消失,只要你沒有觸及那最核心的議題,它就越是會默默的增長,並且影響、擴散到你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而且長出來的肉會爛爛的。

隱性焦慮角色創建

J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會咬自己的牙齒。最初只是緊張的時候、要交報告的時候、或者是去見朋友的時候。後來,他發現只要是醒著的時候,他的牙關都是緊緊的。

由於害怕失敗、害怕被淘汰,他更努力的工作,可是緊張的狀況還是沒有改善。他也去了精神科,拿了BZD(一種抗焦慮劑),雖然暫時緩解了,但症狀似乎變成胸悶。

「是什麼讓你這麼害怕被淘汰?」我問他。

「我想要我爸以我為榮。」他說,突然一陣鼻酸,膝蓋上還可以看到他的眼淚。一直以來他在乎別人的期待,害怕不被看見、害怕停下來,是因為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以及那個「永遠也達不到他們標準」的心情。

「或許,那個讓我緊張的並不是我爸本身,而是那個我心裡面的爸爸。」

「你會希望你心裡面那個爸爸跟你說什麼?」

「我希望他跟我說:就算你無法放鬆,爸爸還是以你為榮。」這句話結果沒說完,他就抱著膝抽抽噎噎地哭了。

奇怪的是,他說當他被自己「允許」不要放鬆以後,反而能夠慢慢地放鬆了。

我們常常以為,焦慮是父母給我們的。但實際上,他有可能是小時候的成長經驗,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父母」,並不是父母真正的樣子。我們真正要做的,並不是殺死它,是看見它。

當你開始觀察他,了解他的位置,什麼時候會出現,告訴別人有關他的故事,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訴說、一次又一次的看見,只要不要殘忍地一刀戳進核裡,強制他死亡,這樣的溫柔,反而能夠讓你的人生長出肥美的肉。

●那麼該怎麼辦呢

當一個人渴望被理解的時候,有可能會出2件事情:

—戰,拼命把對方抓住

—逃,假裝不在乎

當然,有可能是上述兩者的交替反覆出現,呈現矛盾的樣子,或者是雖然想把對方抓住,但幾次嘗試之後習得無助,乾脆就放棄嘗試了。其實,依戀風格(adult attachment style)既然與客體關係理論師出同門,談的也是類似的事情。

努力逃跑避免衝突(avoidant attachment),極力抓住怕被丟下(anxious attachment),或是兩者的混和,一時跑,一時抓(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總是把目標放在「對方」身上,大概很難解開這個難題。

真正困住你的忘並不是對方的行為,不是對方理你、不理你,而是你心裡面的「應該」(內在江東父老):你心裡面是不是有一些擔心、害怕,自己始終是不被愛的,有可能會被丟棄的?而為了避免這些害怕,你是不是給自己立下了某些規則,要自己一定要做到,不可以休息?

「如果我們重複活在別人的問題當中,就不用冒險去面對自己內心的慾望。」皓宜說,當你不再把矛頭指向那個「對不起你」的對方,不再只覺得「都是他這個人有問題、有錯」,你才有機會可以和內心那種不被滿足的恐懼和解。

●心理咒語

我很喜歡《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書裡一句好棒的心理咒語:「是的,也許這世界上永遠沒有人可以像你想要的那樣愛著你了。那麼,你為什麼還不從現在開始,像你想要的那樣愛著自己?」

「那真是太難了!」我在寫這段話的時候我女朋友說。我問他為什麼,她說:「因為我們往往總是需要別人先愛我們,我們才能夠愛自己阿。」

「所以你的邏輯是:『有人先愛我,我才能愛自己』這樣嗎?有可能扭轉這樣的邏輯嗎?」雖然,我默默的很想跟她說,這是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

「當然有可能啊,那就回去處理原生家庭的問題……」天哪結果繞了一圈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庭。

其實,也不一定要立刻跳到家庭裡,只要先做到一件事情:心疼和哀悼自己。當你願意為自己心疼,為自己哭泣,才可以真正的接納自己。

●3種認回自己的勇氣

具體來說,和家庭和解,應該具備3種勇氣:

1.被拒絕的勇氣:如果你小時候做錯事,家人總是第一個跳出來擋刀的人,你長大之後,往往很難自己面對別人的批評或拒絕。皓宜說,這就是一種「最殘酷的溫柔」,因為過度保護,而讓孩子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你也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那麼請記得去武器舖裡面買可以承擔傷害的盔甲。總是要打怪流血,等級才會提升。

2.接受傷害的勇氣:話說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既然我們都是在江湖上面走跳,帶著兩、三把刀子也是很合理,很合乎邏輯的。不然怪物出現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因為這樣,即使是你身邊的戰友,有可能會不小心傷害到你,同樣的你也可能會傷害到他們。接納彼此都有可能因為不經意而傷害彼此,才不會讓關係相處起來壓力重重。

3. 看見別人好處的勇氣:為什麼有些人會見不得別人好?因為當他們看到別人好的時候,就會想到原來「還不夠好」的那個自己,而萌生嫉妒、破壞之心

但根據過去親密關係的研究,我們之所以會和一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就是交出一部分脆弱的自己。既然是交出脆弱,就可能會受傷,但很弔詭的是,當你允許這個受傷的可能,過往的傷口才同時也有痊癒的可能。

換句話說,真的愛你的人(內容農場語氣)並不是永遠不會傷害你的人,而是在你感到受傷的時候,願意而且有能力陪你的人。

看完這本《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之後我一直在想,講這麼多,所以該怎麼辦呢?後來才發現我根本沒有認真閱讀文本(現象學的老師不要當我),因為其實皓宜在作者序的時候就說了: 表達是所有痛苦的解藥。

好啦,我知道這跟沒講一樣,來個解壓縮版的。具體上來說,皓宜在書的最後,提出3個步驟:覺察、聆聽、表達。

1.覺察術:什麼時候你會感覺到焦慮?試著留意你身體或情緒有反應的一些時刻。

2.聆聽術:你焦慮的時候,會有哪些反應?特別是和哪些人說話的時候?你的身體或者是情緒想跟你說什麼?

3.表達術:你可以利用書寫、日記、或者是和信任的朋友表達的方式,把你的焦慮說出來。

「等等,難道心理師們都沒有新招了嗎?果然是老狗變不出新把戲阿!覺察、訴說寫日記,還要等到你來說嗎?每本書最後都是一樣的哏阿!」如果你跟我有一樣的質疑,我建議你反過來想:這麼多的書,這麼多的心理師都建議類似的事情,那表示什麼呢?如果你早就知道這些事很重要,那為什麼你沒有做呢?

皓宜讓我最佩服的就是──她真的寫了一封信給媽媽,開始練習跟母親修復彼此間的關係。

打敗魔王的武器,往往藏在王房前面的寶箱裡。

「很多事情說出來之後,你就不一定真的要去做了。」皓宜說,畢竟真正痛苦的並不是需求沒被滿足,明明知道自己沒被滿足,卻還要深深地把它壓抑著。當焦慮被說出來之後,他通常有3個效果

1. 事情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

2. 因為它們被看到了,就不會再默默的騷動著你。

3.你不用真正去「做」幻想中的事。

感、聽、說幾乎是每一個人、每天,都可以嘗試的練習。或許,修復家庭的傷口並非一朝一夕,但皓宜認為,當你願意靜下來多聽聽自己的聲音,你就會發現一直以來讓你沮喪的並不是人生本身,而是自己的焦慮。

而當你開始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你也會慢慢有一種「認了」的體悟:焦慮不會消失,只能共處。

這可能是一輩子的路,但只要開始走了,就不遠。

●延伸閱讀

*本簡報參考 許皓宜 《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焦慮》製作。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6/15 15:04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書是活的

  • 書是活的,他走出來貼近你。 而他不在乎你在背後談論他東長西短, 他也不在乎你劈腿好幾本。 這是一種愛吧。 我這個人啊,一講到閱讀,人都醒了。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