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49%單身人,消費力不容小覷!

作者 動動腦改變社會

2016/06/03 08:00

「一個人」的生活看似平凡,卻很不簡單。近年來,全球各國單身人口比例逐漸提高,光是台灣去年已有近5成的單身比例,品牌如何洞察這群具有消費潛力的大眾,滲透單身生活?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動動腦改變社會

年365天,屬於單身的日子屈指可數,但慶祝兩個人的節日幾乎天天上演,聖誕節就是其一。這天晚上窗外飄著雪,試圖享受單身生活的Alice,一個人躺在床上遲遲未能睡著,在這樣的氛圍下倍感寂寞。

電影《單身啪啪啪How to Be Single》描述4位單身女性的生活,反映出單身族群的價值觀,以及消費習慣。電影片段反覆出現Alice穿一件式洋裝時,背後的拉鍊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拉上,突顯出「一個人」與「兩個人」的差異。

儘管如此,只要準備好「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任何問題都會有解答,而且會是以一種自己最舒坦的方式去面對、去迎接。Alice不僅靠簡易機械解決拉鍊的生活難題,更成功攀上大峽谷目睹壯麗景色,完成長久以來的人生夢想。

誰說一個人,是寂寞、乏味的? 

<<透視單身前後的差異>>

從消費心態角度觀察,傳統擁有伴侶的男性希望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夢想買房、買車,甚至能帶著伴侶、妻兒遊歷各國;但是,單身男性就不必背負這樣的壓力,對他們來說,生活只需要用自己的步調,好好享受。

對於擁有伴侶的女性而言,凡事必須想到另一半或家庭,即便想在週年慶買下一組打折的化妝品,也不能果斷決定;單身女性就不同,他們樂在生活,希望能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

單身族群的消費習慣,有別於一般家庭,這個族群的生活重心已經有所改變,取而代之的是「自己」。也因為單身者的生活型態,讓他們願意為自己付出更多,無論時間或是金錢,都希望能藉由付出,得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因而出現消費自主性高,且具有市場潛力的「單身經濟(Solo economy)」。

<<大勢所趨 多樣的單身面貌>>

「singledom」是歐美國家在2007年才出現的單字,一個特指未婚或獨立單身族群的詞彙,這個單字第一眼會讓人聯想到freedom,也確實有幾分道理,因為它說出單身人所嚮往的自由。

英國政府(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統計指出,2003到2013年間,當地45歲至64歲的單身比例,成長28%;顯示單身不再只是年輕人的選擇,有愈來愈多的中年族群,也開始學著一人生活。

同樣在Google使用者搜尋資料中可以發現,台灣晚婚的社會現象已漸趨普遍,年長單身族愈來愈多。Google台灣數位資料分析經理陳清芬指出,無論單身男性或女性,都有更充裕的時間與自主的收入,能投資在自己身上、妝點自己;因此,陳清芬建議,品牌經營者不能再只以性別、年齡當作目標族群的考量,消費者單身與否,將大大影響他們的購物需求與行為。

過去,對單身(single)的定義,是從法律角度上的「婚姻」加以分類,但隨著現代人以工作為重,晚婚的社會現象開始盛行,各年齡層的單身男女也就增加不少。單純以未婚來描繪單身族群,已不符目前當下的社會型態;因為,還有一群很不一樣的單身朋友,值得品牌經營者進一步認識他們。

廣義來說,只要日常生活中出現一個人的時候,就存在單身消費。畢竟,就像《圍城》一書所言:「婚姻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拼命想進去」;擁有伴侶的人,偶爾也想一個人獨處,而單身的人,則渴望走入一段穩定的情感關係。

市場策略調查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預測,全球單身人口在2020年時,將達到4,800萬,整體占比也會提升20%,其中又以西歐地區比例最高。如果聚焦在亞洲國家,從聯合國的報告中顯示,單身家戶比例以日本32.4%最高,其次為韓國,台灣則以22%位居第3。

單身要什麼? 其實不複雜

2015年台灣單身人口已將近千萬,共有996萬人,占全台49.06%;而單身族群隨著享受自由的「樂單」意識抬頭,將會逐漸壯大。面對近5成的單身族群,只要掌握「簡便」、「互動」、「享受」3大消費心理與需求,品牌就能真正打動單身朋友。

【本期完整請見 動腦2016年5月號】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動動腦改變社會

  • 大家一起來動腦,發掘這世界美麗的創意,並有效傳播它,使我們的世界更美好!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