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先問自己背「債務」是為了什麼?

作者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2015/07/23 14:16

(作者/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最近身旁的朋友出現了一點生活小風波,追根究柢,都跟「錢」有關。可能是旁觀者清吧,他們遇到的問題在我看來,解答都非常明顯,但當事人卻苦惱了好一陣子。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我自己「用錢的方式」,希望各位批評指教,因為我很想知道是我自己的用錢觀念是否經得起考驗。

對了,要大家應該想知道是什麼樣的風波,我簡單交代一下。

我朋友是個女生,她和男友多年前共同買了一間位於高級社區的房子,這間房子就在男生媽媽家的對門。一開始還相安無事,但後來男友的媽媽好像得了躁鬱症還是迫害妄想症之類的疾病,常常大白天跑進來又叫又鬧。我朋友是個晚上工作的人,白天男友上班,只有她一個人在家承受一切,完全無法睡覺,竟然也這樣忍耐了一兩年,搞到自己精神耗弱。一開始去看神經科醫生,吃藥解決失眠問題,但情況一直惡化,最近已經開始心理諮詢。我和我老婆一直勸她搬離那個地方,至少暫時搬離,但她就是捨不得那間房子。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錢不夠」造成的原因,不是的,她其實能力很強也很會賺錢,那問題是什麼?我認為是價值觀,也就花錢的方式。

回到這篇文章主題,我的目的不是批評別人,只想聊聊我自己的想法。

關於花錢這件事,我記得從第一次拿到零用錢開始,我爸媽就不斷地提醒我:「吃東西不要省,買書不要省!」雖然我常常對我爸媽的觀念有意見,但這個原則我倒是從未懷疑過。

你知道的,所謂「吃不要省」,絕對不是要你早餐晶華、午餐福華、晚餐美麗華,而是「不要刻意為了省錢而降低吃的品質」。原因無他,只因這和「健康」有關。我爸常用一個他朋友的遭遇警惕我,這位節儉的伯伯,數十年來只吃便當,連晚餐也是去自助餐店包便當給家人,才剛滿50歲身體就出了毛病,我爸認為就是飲食出了問題。幾年省下的錢,都獻給了醫院。

我覺得人跟小嬰兒其實沒兩樣,只要「吃的好,睡的好,幸福就不會少」。所以在吃方面,我比較不會將「省錢」列入我選擇食物的考量。我常在想,古時候窮苦人家,就為了一餐飽飯,辛勤賣命,我們現代人也是辛勤賣命啊!但如果連口腹之慾都無法滿足,豈不是越活越回去了。另外,在此提醒男生們,多數女生們對「吃」這件事是相當執著的,一定要盡量滿足她們。我一個女生朋友懷孕時想吃櫻桃,他老公嫌貴,念了她幾句。現在小孩都上小學了,她還在抱怨這件事情。一盒櫻桃換個滿足的笑容,便宜啦!

說完了吃,就來講睡(好像傳來豬叫聲!)大家都知道,人生有近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買張好床,買副好的枕頭和棉被,跟你旁邊躺的是誰其實一樣重要。不管你現在用的是什麼樣的寢具,如果你睡的舒服,就不用在意它是多少錢買的。但如果睡的不好,就要認真考慮換一套新的,不要因為省錢而犧牲掉你1/3的美好人生。附帶一提,我住美國時,席夢絲的床墊算是品質不錯,中上價位,但一般上班族都買得起。但回到台灣,同樣的床墊動輒10萬20萬,變成名牌高貴的象徵,我就覺得離譜了。反倒是台灣廠商也有些品質佳且價位合理的產品,如果你願意投資個3-4萬,我認為就有進口床墊10萬元的水準,甚至更優。

我是這樣想的,人生在世,變化無常,尤其這次日本海嘯更強化我的感覺。辛苦工作賺了錢,卻委屈自己天天吃國民便當,睡在讓你腰酸背痛的床上,然後把省下的錢送給銀行和醫院,實在沒道理。而且,要讓周圍的人開心,自己一定要先開心,讓自己吃的滿足,睡的舒服,是對自己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投資,絕對會產生回報的!

這時候保守的長輩可能會說,把錢都花掉了,將來要怎麼買房子買車子。我倒要問,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子,要買車子?我每次和朋友聊到這點,常被眾人圍勦,認為我是耍雅痞,不重視安定。其實我並非一味反對置產,我也很想要有房子和車子,只是我想提醒的是,要先評估自己的能力,並搞清楚自己為了什麼買這些東西,畢竟這不是兩三張小朋友可以搞定的事情。說真的,我看到太多人過著不快樂的生活,根源就是因為背了房貸和車貸,花錢是為了獲得某種滿足,而不是買個「債務」來背。也許會計學告訴我們這是資產,但心理學上,我怎麼看就像是個負債。

我也知道,房子除了提供居住的功能外,也能帶來安定感以及未來的增值。但關鍵在於,你願意為無形的「安定感」付出多少錢?

以大台北來說,一間要價1200萬的小公寓,假設貸款7成為期30年,平均每月要攤還超過3萬5千元,還得外加一開始360萬的頭款。但假如是用租的,每月租金只要房貸的一半,大約是1萬8左右,就可以享受一樣的居住品質。現在問題就在於,你願不願意每個月多花1萬8,共計30年,外加360萬的存款(共計1008萬),來購買這份居住之外「安定感」?

這答案沒有對錯,如果你願意也有能力買下價值1008萬的安定感,那麼買下去就對了,如果你猶豫了,或許該重新想想,自己到底是「需要(Need)」房子,還是只是「想要(Want)」房子。

買車子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回台灣時原本考慮買車,但稍稍試算就會發現:即使是最普通的車款,加上維護成本每個月平攤下來,都遠比我天天搭小黃還要貴。當然,車子不光是交通工具,還有其他的周邊效益,但就目前的我來說,並不值得這差價,我會省下買車的錢,盡量讓自己每天吃飽睡好精神百倍!

不買房不買車,但並不代表我不存錢。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現金儲備很重要。如果有一天我有把握,可以買下喜歡的房子或是喜愛的車子,卻不會拉低我的生活品質,造成我的心理負擔,我當然會買。只是難免還是會看到同年紀的朋友,似乎被社會給制約了,只因年紀到了,或結婚了,就像執行預設程式一樣買車買房。台北買不起也要買林口三峽,然後每天2-3小時通勤,平常縮衣節食更不用說了。有時他們還羨慕我住在捷運邊,小黃隨手招,我只會說:「我有的你沒有,你有的我也沒有,這一切只是個人選擇。」但我希望他們真正做過選擇。

有句話說,中國人把錢留給「未來」的自己,老美把錢留給「現在」的自己。我覺得,這兩者都走極端了,應該均衡一下。人生不外乎是以下兩種結局

死的時候,錢還沒花完:虧了!

錢花完了,人卻還沒死:慘了!

有位經濟學家說過,「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問題,遠比「資源不足」來得嚴重。朋友的例子,問題不在缺錢,而在於價值判斷的兩難。我們是不是可以多用點思考,多用點理性,試著在這「虧了」和「慘了」中另闢蹊徑,來個漂亮的平衡?

原文轉貼自: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作者:姚詩豪 Bryan Yao
文章原始連結:錢不是問題,問題是…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 Joe以及Bryan服務過台灣百大上市公司擔任管理顧問與企業講師。 擅長以管理手法討論生活小事。 人生、愛情、職涯發展、其實都包含分析、決策、計劃與正確的付出代價。 兩人的生涯目標是成立一間「大人學校」,分享所有學校沒教但在社會上存活至關重要的各種知識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