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是戲】拚外交,沒我們想得那麼簡單|資深記者沒說的事

作者 絲蚯蚓

2015/07/21 09:52

▲圖/TVBS資料畫面

(作者/絲蚯蚓

看到馬英九總統到友邦訪問的新聞,一下回母校抱大樹,一下和海地總統同台歡唱,還在65歲生日當天在多明尼加國會發表演說,這麼多經典畫面,不能親歷現場,讓身為政治記者的我好生扼腕。

其實總統這一趟出訪,有不少黨政線同業和我一樣因為不能同行而遺憾。說起來,原因只能用馬總統常說的一句話來解釋:都是大環境不好。

是有多不好?有的長官說:人手不夠啊。你看看,國民黨全代會在即,黨政記者灑向朱立倫、王金平、洪秀柱和宋楚瑜身上,剩下的人顧那些力挺的跳船的看風向的都不夠了,哪裡還抽得出人力出國一星期呢?

也有長官說,ㄟ,一個人十幾萬,一組人就超過二十萬,公司哪有這個預算?啊,但是柯P市長難得去一趟首爾,又不是很遠,就派組人跟一下吧!

真是實際到無法反駁的大環境,是吧?

話說回來,有多少記者隨行不是總統出訪的重點,拚外交才是。馬總統上任七年多,出訪十一次、次次有驚奇。從上任第一次出訪開始,馬總統在多明尼加遇過強颱、在貝里斯遇過強震、在帛琉時為韓國天安艦事件開國安會議;還曾經在上飛機前發生友邦總統被控謀殺(瓜地馬拉)、流亡(宏都拉斯),和友邦首都市長自殺(尼加拉瓜);更別提這兩年出訪時內政部被示威群眾闖入,連總統府大門都被貨車撞壞。

背負這麼坎坷的旅行運,馬總統還是馬不停蹄,終於成為台灣第一個遍訪所有邦交國的在任元首。當然,這一切可不是因為總統想完成繞著地球慢跑游泳做伏地挺身的心願,而是為了台灣的外交。

為了鞏固邦誼,為了感謝友邦在國際間對台灣的支持,所以,在史瓦濟蘭,馬英九選擇和全球排名第十五富有的國王恩史瓦地三世在華麗王宮中宴飲,隔天還一同晨跑,而不是公開提醒他:我們希望台灣的財政援助能對史國七成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人民有實際幫助。

所以,平常總是三句話不離人權和民主的馬英九,面對以軍事政變起家,掌權後迫害同性戀和異議人士的甘比亞總統賈梅時,能夠面不改色地稱讚他「勵精圖治、有廉有能」,兩人還當著文武百官比賽伏地挺身。而為了尊重友邦,馬英九也沒有友直、友諒、友多聞地告訴賈梅:「嘿,台灣除了經濟實力之外,還有政治意識和公民社會,對你們會更有幫助。」畢竟到頭來,這賈梅還是因為自己缺錢而和台灣斷交了。

所以,當曾經五度放馬英九鴿子、平常還時不時向北京送秋波的尼加拉瓜總統奧德嘉,這一次根本把台灣的總統、外長和國安會秘書長一起綁架到元首會談現場,當著全國直播向台灣要經援,馬總統也只得耐住性子回答「我們再評估」。

聚光燈下的國家儀節,背後是引人入勝的高層政治,卻不是外交的全部。什麼是外交?在我看來,不只是行禮如儀、觥籌交錯,不只是總統的言談和身段,還有更多不管有多少媒體卻仍然被忽略的故事。

像是聖文森那座台灣工程隊打造的國際機場;像是在吐瓦魯和當地人一起耕種、生活的農技團;像是在海地最高法院大樓重新在太子港站起來那一天,我的一個海地律師朋友在臉書上貼出飄揚中華民國和海地國旗的照片,下面寫道:「這是你們對我們司法體系的貢獻。」

還有在布吉納法索的荒蕪黃沙裡,有台灣人蓋的醫院;鄉村診間前放著掛號用的石頭,裡面有台灣醫生等著大家;而在遠離城鎮之處,還有台灣製造的太陽能「非洲一盞燈」照亮孩子們的書桌和未來。

在綠意盎然猶如南台灣的聖露西亞,街頭的小學生能夠清楚拼出「TAIWAN」。一個擺攤賣水果的婦人興奮地拿出手機讓我們看照片,那是她在台灣當交換學生的女兒:「若是留在家鄉,她哪能唸什麼資訊啊!」

這一些,才是支撐這一切國家儀節的基礎,不管有沒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不會改變。

出訪是戲,總統在舞台上的舉手投足,自有政治劇本寫就。而舞台之下,還有真真實實、有苦有甜、有得有失的外交,那才是我們該知道的。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digireply@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6/21 17:01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絲蚯蚓

  • 就是記者。不熱衷政治,但沉迷政治新聞。喜歡在政治裡找美感,在新聞裡寫人性。

    延伸閱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