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他人的期許而努力 只會失去自己

作者 愛在三采

2018/03/01 12:12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經驗,明明自己很努力了,但別人卻無法肯定自己的努力。這時候的你,感受會是如何呢?

 

會是「反正自己有盡力就好,別人怎麼想就是他家的事情」,還是「怎麼辦,我都做到這樣了,他怎麼還不滿意啊?」或是「我一定要努力達到『某某人』的期待,不然就會對不起那個人」。

 

若你屬於後面兩種情況,就可能會在他人期待與自我間產生矛盾的拉扯。

 

小張在留學代辦機構擔任要職,因為對這行業充滿熱忱加上對自我的期許,即便老闆再多的要求,都會盡力做到最好。

 

可惜的是,老闆是要求完美且不太體恤員工的個性,即便小張已經做得很好了,老闆始終無法說出讚賞或是肯定小張的話語,並且對於小張的表現感到不滿意,還是一直對他開出很多要求,希望小張可以達成。

 

小張雖然感到壓力大,但還是拼命地想把工作做好,平日常常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假日也需要加班。一段時間後,小張變得容易胸悶、心悸、手腳發麻、頭暈,常莫名感到煩躁,工作效率也變差了……

 

「醫師,最近一個月,我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不只睡眠時間變短,早上醒來後還會感到胸悶、心悸,容易有莫名心慌的感覺。」小張焦慮地說著。

 

「嗯嗯,聽起來你的身心狀況已經失調啦,而且應該有一段時間了喔?前陣子在忙什麼啊?」我問。

 

「我一直都在忙工作啊,沒日沒夜的,每天生活就只剩下工作跟吃飯睡覺……」小張感到無奈地說。

 

「你的工作怎麼會這麼操啊?」我問。

 

「還不就是因為我老闆,我再怎麼做,他都覺得不夠好,不斷地要求我做很多事,感覺我再怎麼做,他都無法滿意。」小張說。

 

「若你被分派很多事情或任務,感覺老闆應該是信任你的,不然不會叫你做那麼多」我說。

 

「他是很信任我,但我似乎就是無法讓他滿意。」小張回答。

 

「還是他對你的期待比較高,所以交辦的事情比較多,只是習慣偏向苛責的口吻,無法正面肯定你?」我問。

 

「好像是這樣,但我似乎無法擺脫這個惡性循環,明知道他對我的要求過多,但我始終還是不停地想要達到他的期待……」此時有種複雜的情緒在小張內心攪動著。

 

為別人而活,就容易失去自己

 

「想要達到別人期待」這樣的意識型態在傳統的東方文化中很常見,很多有這種意識型態的人通常不會察覺到自己有這個問題,多半會認為達到別人或社會的期許是好的,是自己應該要做的。

 

 

若沒有達到,就會辜負別人與自己。所以就容易在這樣的意識型態中習慣,甚至沉迷,最後迷失了自己,常常有種「為別人而活」的感受。

 

最後當自己在「無法達成別人期待」的種種困境時,身心失調的症狀就會跑出來。因為這時我們早已失去原本的自己,而是被一個被別人期待的自己所掌控著。

 

或許有些人會這樣覺得,達到別人期待有什麼不好? 生活中充滿了好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期待,若都要一一達到,豈不太累人?

 

或許有些人覺得沒關係,就辛苦一點,讓期待的另一方可以滿意。

 

問題來了,對方的滿意是怎樣才算滿意,我們理解到的期待是否真的就是對方內心的期待?

 

還是對方只是隨便說說,或是對方先丟出一個測試,真正內心的期待反而沒說出口;或是對方不了解實際的狀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說出單方面的期待。在好多的「期待」中隱藏著不少危機,而我們該如何從這些危機中解套呢?

 

從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中解套

 

1.自我評估:首先,我們要理解自己實際的狀況,像是能力、個性特質等。有了對自己基本的認知,才能進一步評估自己是否能達到別人的期待。

 

2.跟自己對話:除了評估自己能不能勝任,還要問自己:我真的想這樣做嗎?這樣做對我好嗎?值得我去做嗎?

 

3.評估對方的期待:在不同情境下的期許,會對彼此產生不同的效應。比方說,公司主管的期許會影響工作狀況;太太/先生的期許會影響婚姻關係。

 

針對不同人的期許,除了需要評估對方跟自己的關係和對方的個性特質外,最好能確切地理解到對方為何有這樣的期許,嘗試跟對方溝通。

 

若在實際狀況下自己難以達到,可以試著跟對方協調溝通,溝通時,務必要讓對方明白自己已理解對方期許的動機,同理對方的感受,在已經理解的情境下去溝通,比較能從某些不適合自己的期待中解套。

 

像小張這樣,遇到完美主義且吹毛求疵的主管,對員工有永無止盡的要求。若小張能先評估自身的狀況,適時地委婉拒絕主管不合理的要求,而非照單全收。

 

「我想到幾天前,聽到老闆跟其他部門的主管閒聊說:『我那些員工都很閒,不知道他們還能做什麼?』我就覺得好崩潰,做得拼死拼活的,老闆卻還這樣跟別人說,我真的該清醒了!」小張感到懊惱地說。

 

「是啊,努力工作是為了充實自己,讓生活更好,而不只是去符合老闆的期待。接下來把焦點轉回自己身上吧!

 

我們不可忽視老闆的期待,但也要好好評估這些期待是否適合自己啊,有時候確實很難兩全其美,同時滿足自己與他人,小心不要顧此失彼了!」我向小張鼓勵說道。

 

(作者/陳嬿伊:精神科醫師、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本文出自《心好累:抗壓力太強反而會生病,精神科醫師教你不再被壓力擊垮的30個練習》一書

更新時間:2018/03/01 12:12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愛在三采

  • 思考不同的角度;接納改變的氣度;涵蘊文化的深度;創造流行的彩度 。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