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含量看稻米美味 衛星照也能辦到

2017/11/20 18:53

提升農業生產力,日本推動農地規模化、擴大農地面積,不過碰上高齡化趨勢,目前則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光是確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就耗時又耗費體力,因此日本現在有不少農家,借助新的技術,也就是人工衛星數據,用人工數據來觀測作物的生長情況,除了能提高效率,還能提升稻米的品質,以及美味度!

 


高齡化人手不足,加上耕地規模擴大,讓山形縣這位,五年前就接手自家農田的葉內公直,現在一個人要管理12塊田地,而光是透過人工的方式來確認作物的生長情況,至少得花3天以上。

農家葉內公直:「我覺得以個人經營的面積來說,已經達到臨界點。」

光是確認作物有沒有生病,耗時又耗費體力,讓葉內公直開始借助,人工衛星數據。
 


因為今年3月,歐洲太空總署,發射了一枚地球觀測衛星,到高度700公里的太空中,而這顆衛星觀測的,也包括葉內公直的農田,看看這張由衛星拍攝下來,再經過處理後的照片,用顏色就能區分水稻生長情況的好壞,至於區分的方法,則是根據光的反射量來做判斷,因為光合作用旺盛的水稻,吸收了大量的日光,而當吸收過多光的反射就會減少。

農家葉內公直:「因為現在能夠先排優先順序,再來決定巡視的地點,因此可以有效減少巡視次數,把效率提高。」

把數據提供給葉內公直的,是東京這間業者,他們把歐盟免費公開的衛星圖片,拿來為農家們進行數據解析,這間公司預計,未來將以1公頃為單位,進行每年數千日圓的數據販售計畫,一旦正式展開,可望能把農業的門檻降低。

有人太空系統太空事業部課長若森弘二:「即便是現在做的事是毫無關係的人,也能預見一個,能夠確保就農收入的世界。」

另一位種米種了30年的佐藤勇則認為,人工衛星能夠幫助提高稻米的品質,因為在耕地規模擴大的情況下,讓他光是被劃分到的一塊農地面積,就增加了20倍。

農家佐藤勇:「當一塊田地的面積擴大,水稻的生長就難以平均。」

又要擴大農地面積,又要確保稻米的品質,佐藤從人工衛星當中發現了,可以兩全其美的秘訣,關鍵就在蛋白質的含量。
 


由於水稻在結成果實後,光合作用依然旺盛,當攝取過多的肥料,蛋白質就會跟著增加,風味則會因此降低。

而人工衛星則能從光合作用的旺盛程度,來推算蛋白質的含量,圖中顯示為黃色的是蛋白質含量多,綠色則是含量少,佐藤勇的策略,則是在蛋白質多的區塊,減少施肥的量,讓所有的稻米都能達到美味標準。

農家佐藤勇:「以數據為基礎,進行適當均一的管理,生產出好吃的米,也和推動品牌化的戰略有關。」

運用衛星圖片解析的新技術,有效管理稻田解決人力不足,發展出新的農業模式。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圖/gvm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7/11/20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