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今年2月史上第一次,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過幼年人口,整個國家結構轉變以「扶老」為主,預計最快2017年底,台灣就要邁入高齡社會,而有不少人,為了照顧失能或失智的長輩,離開職場變成新的一群貧窮人口,台灣準備好了嗎?這次TVBS新聞團隊採訪到資深藝人孫越,他說自己41歲時,就開始準備他的老年。
某天你得面對自己的年長,倏忽間,或許要扛起的是親人的老化,人生就此無法隨意調頻…。
趕著上公車想快回家,下班對阿龍來說,是另一個緊繃的開始。
在職照顧者阿龍:「我媽現在是插鼻胃管,所以她每天有固定的幾小時要餵一次。」
打開手機遠端監測臥床的媽媽,身為獨子的阿龍說,自己7年來就像超商一樣,全年無休。
在職照顧者阿龍:「撐到最後一刻我才去住院,醫生已經下通牒,因為已經服用了很高劑量的類固醇,壓不下來,會覺得自己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就是這樣子啊,這是最大我覺得最可怕的地方。」
阿龍累到在車上睡著,白天工作,夜間看護,40幾歲的他,就是所謂的在職照顧者,成家,不敢想。
你覺得這樣的生活離你很遠嗎?來看個數據,今年2月底台灣戶籍登記,65歲以上老年人口313萬9397人,佔了13.33%,比幼年人口的13.31%還要多,史上第一次代表國家的人口扶養結構,轉變為以扶老為主,而根據推估,106年的失能人口有73.8萬,其中包括65歲以上失能老人,50歲以上失智加上身心障礙者等等,家裡一旦出現需要照顧的人,可是長期抗戰,但就算申請到居家照顧服務員…。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包括居家服務,重度的只核給一個月大概90小時,有很多的家屬反映這都是不夠用的,那一個是不夠用的問題,一個是不好用的問題,就是他可能只有在週一到週五有提供服務,假日不見得有。」
以阿龍來說,90個小時他分散成22天,等於居服員每天只能登門4小時,在他上班期間最少有5小時的空窗期,是媽媽獨自在家 沒人顧,政府制度設計難以滿足家庭照顧者需求。
離職照顧者林大哥:「我媽媽失智重度,我們要送到機構去的話,打電話跟他們接觸,他們失智重度說好,他們以為是全癱的,我說我媽媽還會走動,沒一家要接的。」
想送安養機構卻碰壁,林大哥照顧媽媽20幾年,今年母親過世,他形容自己的人生「斷掉」了。
離職照顧者林大哥:「就盡量不要脫離職場,一脫離職場就真的沒有了,職業一直在隨時間在轉換,一走掉的話就跟不上了。」
辭掉工作的空白歲月,現在快60歲。台灣每年有13.3萬人因為照顧離職1、20年後,年紀大想回職場困難重重,也因為年輕時中斷工作,無法累積退休金,可能老了只能仰賴社會救助,淪為新的一群貧窮人口。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企業主)你的員工越來越老,然後你的員工越來越少,因為台灣現在一年,從2016年開始,每年減少18萬的勞動力,因為少子化,你怎麼解決他的家庭照顧責任,是企業主也要去付一些心力。」
目前推估台灣最快2017年底進入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4.5% ,343萬人,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20.6% ,有488萬人,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的速度,預測台灣是世界第二。
資深藝人孫越:「我從41歲準備我的老年,我從41歲就開始慢慢想,不見得我想的都對,因為我40多歲,我怎麼想到我的老年境界,但是我在意老年。」
即將滿87歲的孫越罹患過肺腺癌,又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說話很容易喘,一不小心就會感染住院,他說自己每天都能做最後一天。
資深藝人孫越:「我要呼籲其他的老年人不要只在家裡,第一個跟家人互動,第二個跟社會互動,第三個就是自己怎麼樣的來安排你自己的將來。」
孫叔叔說遺書早就準備好,也都交代過子女了,太太的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他也帶在身上,坦然面對老病死。
邊走邊檢視,覺得社會對長輩的友善環境還不夠,孫叔叔每周都會跟老友午餐約會,孫越開心談笑,活在當下,想想我們對高齡的準備,似乎遠遠趕不上它老化的速度,甚至拒絕承認老了、退化了,想要老有所終,或許應該從直接面對,才是新的開始。
資深藝人孫越:「生命結束如果它是一個自然的現象,我沒有遺憾,是我經營出來的。」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17/07/16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