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怒海潛將》中,海軍潛水員在水下工作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其實台灣也有這麼一群「台版潛將」,戰時負責船艦緊急修復,平日則擔負海難救助,工作環境跟訓練都非常嚴苛。
知名電影《怒海潛將》,海軍潛水員在險象環生的海底工作讓人捏把冷汗,其實台灣也有一群技高人膽大的軍方潛水員,他們是海軍水下作業大隊。
扛著裝備,牽著氧氣跟通信纜線,小心翼翼逐步下潛到60英呎的深水中,這次要進行的科目,是水面供氧跟焊接訓練。
焊接當下,水中冒出陣陣火光,讓人心頭一驚,換個角度再看一次,潛水員每焊接一個部分,就得暫停,確認角度跟方向,也要避免漏電,這完全仰賴潛水員的穩定度,絲毫急不得。
海軍水下作業大隊水械上士高志立:「就算有穿防寒衣,體溫還是會慢慢流失,所以頂多20到30分鐘就要上岸。」
不要看他們動作很簡單,除了承受失溫的壓力,全身裝備頭盔就重達13公斤,水肺其他設備20公斤,總重35公斤,讓水下作業更緩慢困難,別說今天只是在泳池訓練,一旦出海遇到海象不佳,就是跟死神拚命。
海軍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士官長何孝明:「在外海可能離岸10浬、20浬,那個風向、風浪、海浪都會隨著時間,可能10分鐘後海象就變化了,風險因子也會增加。」
海軍水下作業大隊戰時要扛起海軍艦艇破損緊急維修,平日則擔負海難救助及人員運送,例如前年發生的復興航空墜入基隆河,以及遊覽車在蘇花公路失事翻覆,到近海搜救,他們展現自己的能耐,默默守護國人的安全。
◤超夯旅遊新玩法◢
更新時間:2017/01/30 17:03